郭义青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滨海学校 518067
摘要: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数学时存在课前预习效率低、不能有效平衡知识基础与知识深化的关系;丧失学习的主体地位的情况,使学生数学学习受阻。数学教师应当合理运用问题导向法进行合理的措施引入,给学生注入学习推动力。
关键词:问题导向法 初中数学
引言:好奇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推动力,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抛砖引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数学能力。本文就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为论题,展开论述。
一、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的重要性
(一)课堂注重问题导向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一大学习推动力,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就有利于该学科的学习。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更多的展现“冷冰冰”的数字与图形,不具备人文学科所特有的“温暖”语言和文字。故而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时,如果学生对数学不具备一定兴趣基础,数学给学生带来的印象就会是枯燥乏味、有难度,从而使学生数学成绩得不到较好的提升。又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数学教师更多的采取纯理论教学,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将数学教材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忽视课堂有趣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对数学课堂提不起兴趣,在数学课堂中出现“走神”、“打瞌睡”、甚至“逃课”的现象。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运用问题导向法教学。在课堂上运用向学生提问的方式,注重问题的有趣性,调和班级的课堂学习气氛。同时,在课堂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教学,也增加了学生与数学教师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师刻板、严厉印象的改观,增进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数学学科的学习。
(二)课堂注重问题导向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良好的数学思维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长期的数学学科学习。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的教学时,常常采用“灌输性”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中单方面进行知识的输出,学生的自主思考时间减少,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在应试化教育大背景下,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时,目的是应付考试,所以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选择用刷题的方式,题海战术,学生在写题中很少进行数学思维的应用,缺乏思维发散能力,以及逻辑的探究,和辩证的推论。数学教师和学生双方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数学只学会了写题,而忽视对做题结果原因的探究,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没有培养出较好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不利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故而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增加学生的课堂思考时间,使用相关问题引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进行知识点的梳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能够受益终生的数学思维。
二、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的措施
(一)数学故事引入数学预习问题,课前激发学生求知欲
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的教授前应当重视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的作用,学生对本节课的提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故而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有请学生进行相关的预习,让数学课堂的相关知识点在脑中留下印象。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初中数学教师发现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并不高,以及存在一部分学生偷懒的情况,甚至完全没有进行学科预习。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采取措施转变学生的预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并且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可以良好的进行知识点的吸收,同时,在问题设置中可以转变问题格式,进行有效创新,在问题中加入有趣的元素,使有趣数学故事与数学问题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进行相应的探究。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授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矩形的性质与判定》这一课时,可以有请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提前的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数学教师可以将时事引入问题当中,例如数学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述国王-花拉子模-数学家这个故事,讲解结束后让学生带着“为什么众大臣没有做出国王想要的长方形呢”、“为什么花拉子模成功的做出了真主想要的长方形”这两个问题进行预习,对知识点进行初步把握。在课堂开始后,数学教师可以首先不对预习问题进行解答,而是告知学生,学完本节课内容再揭晓答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数学教师通过问题导向法教学,通过“数学故事入预习问题”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也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阶梯式难度提问,使学生有效进行递进式学习
初中数学对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要求是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并在这基础上进行深化探究。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常常会发现一部分学生只会基础简单题,而不会做难题;另一部分学生会做难题,但是基础不扎实,容易出错。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学生具有畏难情绪,尽管打好了数学基础,但是学生在面对除基础题外的难题就不愿意进行深入探究,导致数学水平难以提升;第二个原因是学生对于简单的基础表示轻视态度,认为基础不能体现自己的水平,在还未进行基础知识的完全巩固就进行难题的攻克和探究,容易在细节上出错。故而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时应当使这两类学生能够平衡基础知识和深入探究的关系,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在课堂设置阶梯式难度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回答数学教师的问题中,巩固基础知识,同时促进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究。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授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这一课的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将问题进行阶梯式难度提问,设为基础题、过渡题、难题,学生在掌握一个阶梯的问题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梯的学习,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知识吸收的递进,帮助学生的理解。
(三)设置学生连环问环节,使学生明白其学习的主体地位
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提升了一个难度,学生在面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时,常常遇到许多的疑问。但是数学课堂时间有限,初中数学教师很少给予学生提出疑问的机会。同时又因为通常数学教师给学生的印象过于严厉,使得学生不敢主动寻找教师问问题。久而久之,这就导致学生“欠债”越来越多。故而数学教师应当使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加课堂学生提问时间,以学生的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授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这一节课时,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的结尾设置学生连环问环节,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可以首先有请学生起立说出自己的疑问点,其次数学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点,向全班学生进行讲解,同时,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数学教师还可以给提问最多的学生设置奖励。数学教师增加给学生的答疑时间,使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
总结:综上所述,教师可结合阶梯式难度提问,使学生有效进行递进式学习、设置学生连环问环节,使学生明白其学习的主体地位等策略,将问题导向法有效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曹鸣军. 试述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启迪:教育教学版, 2019, 000(006):P.15-16.
[2] 王春妹. 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19, 000(011):260.
[3] 许科文. 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2):0055-0055.
[4] 陈家宝. 问题导向法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C]// 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