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1期   作者:郭艳红
[导读]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重视中小学劳动教育。
        郭艳红
        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小学校   400701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重视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在的学生严重缺乏应有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劳动价值观,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珍惜劳动成果,浪费现象很多。家长也认为学生只有学习成绩好,只要好好学习,不参加任何劳动也是可以的,也是优秀的好学生。但是这些所谓的优秀学生一旦进入社会,他们的劳动能力,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是极其低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现在教育、教学的重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么融合劳动教育呢?我来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一、数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材的知识内容中渗透了一些劳动教育的因素,在教学中我就充分运用数学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阵地,融入劳动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劳动习惯。如:西师版数学一年级教材中的《分一分》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素材。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入新课:看看小猴整理的房间(多媒体展示第三单元的情景图)。小猴子用自己的双手把房间整理得这个干净、整洁,真能干!我们看它是怎么整理的呢?(请学生起来说一说)像这样把特征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分类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条理、更方便、更美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项本领!一起来学习“分一分”。接着出示例2图。这是平平家的衣物,你能按刚才所学到方法试着分一分吗?可以怎么分呢?和同组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吧!学生小组内部交流,然后请学生来说一说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的理由。学生的方法有“按种类”分为“上衣”和“裤子”两类,也可以“按颜色”分为“蓝色”和“红色”两类。学习了分类方法后,就进行练习。

1、现在我们一起来尝试一下帮商店整理物品。2、整理自己的书包。最后把今天所学的分类知识实践运用到生活中,请同学们回家后,利用今天学到的数学本领分类,在生活中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把自己家里的书柜、衣柜分类整理好,做一个生活小能手!
二、解决在劳动中产生的数学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离不开劳动,劳动中的数学最美。在我们学校每个班都有一块菜地,班上的学生就经常到菜地中去开展播种、除草、施肥等劳动活动,在劳动中学生们也提出了很多的数学问题。如:(1)给菜园浇水,浇水的面积是多少?(2)给菜园子围栅栏,需要多长的栅栏呢?(3)一共种了多少颗白菜?能收入多少元?等等。当学生们提出这些问题后,大家就开始动手测量、收集数据,回到教室后,再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知道,我们的数学和劳动联系。在计算出白菜能收入的钱后,更让学生们知道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得到回报,感受劳动的价值。
三、数学教学中劳动价值观的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檀传宝在《人民教育》中就写了一篇《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文中特别强调:劳动教育虽然包括劳动技能学习、调节紧张学习生活等功能,但其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却只能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劳动价值观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如:在教学一年级《分一分》中,我们教给了学生整理房间的方法,但通过整理后,我们看到房间变得漂亮、整洁了,这时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这都是自己通过劳动所带来的,让他们知道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也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都应该努力做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努力做一个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积极上进的人,这样的一堂课既让学生知道怎么劳动,又培养了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还比较薄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生活中多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多渗透劳动价值观,让学生都能成为一个热爱劳动、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珍惜劳动成果的合格小学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