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1期   作者:苗从风
[导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
        苗从风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第二实验小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这预示着我们的数学课堂必须是一个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乐趣的课堂,让学生由被迫呆板的听从老师的一家之言,转变为学生乐意主动去探究数学知识。正因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提倡这种符合客观教学规律的"探究式学习"。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主要是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单纯的讲解式教学,引导学生应用合理的、科学的、研究型的方式开展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掌握得更为灵活。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好探究式学习。
        一、探究式教学研究背景
        我国《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靠简单的模仿与记忆,要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操作,探索交流完成,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纯注重教学内容,没有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只是被动接受,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降低。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我国当前小学教学课改整体较为深入,教育者已经开始对传统死板教学模式今夕深入分析,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究式教学实现了对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根本性改革,有效将学生和自主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单一的教授方法,将死板的课堂生动化,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好的调动性。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无论是对于探究式学习还是普通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教学 情境,可以让学生更有兴趣、更积极主动地参 与数学学习,还可以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减少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创设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敢想敢说,这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关联,这样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才能够从已知推理未知。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事先准备了很多不同大小的圆,先展示给学生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圆。学生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对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能够掌握圆心、直径等这些基本知识。这种自己动手的教学情境可以下子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当学生都能够自己动手制作国后,我让学生通过对折圆得到折痕,然后再测量这些折痕的长变,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每一条折痕都会通过圆心每一条折痕的长度都相同;每一条折痕的两端都在圆的边缘上。当学生能够理解这些自己动手发现的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总结。这样,在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圆的些基本知识就都能够掌握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国下开展探究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而且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还锻炼和提高了学习能力。


        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间题,积极开展探究活数学学习离禾并问题的存在。
        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学提高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并且越能够让学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怕学生不敢、不会提出问题,因此,总是自己一手包办,不论学生想到哪里都会把自己预设好的问题抛给学生。这样的教学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落实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就应把提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或抛出一个数学问题后,马上安排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和开展探究活动,然后请几位学生起来作答,如果这几个学生都顺利地把问题答对了,老师似乎就相信全班学生都会了,然后就紧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确实轻松愉快,却容易造成课堂“表面繁荣"的假象。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大多数学生是否也进行了独立思考,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内容,我们都不得而知,探究性学习活动可能完全流于形式,成为典型的“课堂秀”。这样的探究学习就只能是“有形无神”的模仿。
        在课堂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有结构的材料,然后提出问题、描述探究的步骤,最后让学生运用这些材料进行探究。但是,多数学生不能围绕中心问题开展积极有效的思考和探究,而是“各抒己见”,以至课堂秩序十分混乱,课堂探究形式大于内容。同时,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问题缺乏趣味性、实践性,与学生的实际不相符,也会造成探究内容空洞的状况。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如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缺乏足够的课堂调控技巧,学生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等。
        四、开展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对策建议
        小学数学教师承担有儿童理科启蒙教育的重任,更应该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是由数学课程本身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教师首先要转空白身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因材施教,通过循序渐进的探究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达到巩固新知识、提高能力素质的学习目标。
        及时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教学反思和评价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在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结束后,及时肯定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努力,这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教师也应该通过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向学生反馈意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真正发挥评价的信息反馈作用,从而促进探究性教学活动更加深入地开展。
        教师要干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例如,在教“乘法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节时,面对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可这样给学生创设一个发现问题的空间:先让学生看课本自学,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同桌之间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如:什么是速度?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怎样才能得出?为十么要学习这样的数量关系?它们有什么用途?为进-步探究打下基础。这样既可锻炼一个人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培养一个人善于思考、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