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广军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21006
摘要:《机加工技术实训》课程,是专科层次机电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关系着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及生产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本文试从教师、学生、产品、制造系统、创新等五要素间的协同关系探讨其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机械制造 创新能力 创业
《机加工技术实训》课程,是机电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性较强,通过本课程学习将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关系着学生生产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尤其是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本文试从教师、学生、产品、制造系统、创新等五要素间的协调关系探讨其教学方法。
创新与挖潜能力的实质是创造性思维,是不断产生新的主意和方法,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固定观念模式,凡事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想出多种解决办法。创新与挖潜的能力人人都具有,问题是如何将它激发出来。创新与挖潜能力常常和个人所面临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创新与挖潜的前提是“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或发现不了“问题”,就无所谓创新与挖潜,更谈不上发挥创新与挖潜能力。
任何一个天才都不可能具备一切能力,而只能具备某些领域内必备的能力。在发展培养创业能力的过程中,应尽量从本专业的特点出发,努力培养符合专业发展方向的、适应未来创业需要的能力结构。要把创业能力培养与学好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以专业发展方向作为选定未来创业目标、培养创业能力的方向,在培养创业能力的过程中增进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一、课程的核心理念及其培养目标
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本课程一般是沿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职业→课程关系→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的思路进行设置的。
首先,应立足于《机加工技术实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然后,明确本专业的职业目标:是使学生适应普通机床操作、数控机床操作、机电设备维修、机电产品营销等岗位需求。
因此,从课程关系上进行课程定位。从人才培养方案可知,本课程前承:《公差配合与测量》、《工程材料》、《机械设计》等课程,后接《机电设备装调与维护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工业企业管理》 等课程。故,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机械制造技术、生产管理能力和职业素质等的形成应起到支撑促进作用。
所以,本课程应贯彻的核心理念是: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满足岗位要求为导向,以塑造职业素质为起点。
二、课程内容规划
根据《机加工技术实训》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定位,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本课程内容应涵盖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与先进技术三方面,基于项目教学,课程内容可分解成七项目,即机械加工方法、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原理与设计、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先进制造技术等,并可细分成任务,以模块化的教学体系。
一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本课程:
可补充:《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学科知识;
增加:仿生制造技术、高速切削技术、电主轴、德国机械产品质量标准、细长轴工艺规程拟定、三D打印技术等专题教学内容;
建议向学生推荐:《先进制造技术》、《特种加工》、《柔性制造》等书籍供课外阅读。
三、建立耦和化课程知识图谱,
针对本课程教学对象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本课程构建了由 “产品、工艺系统、创新能力、市场、资源”五位组成的一体化“课程知识图谱”,见图一,五者间相互耦和,相辅相成,其重点是“创新能力培养”、难点是 “工艺系统构建”。
四、八步循环课程教学法
在实际教学中,本课程可通过八环节来完成。
环节一,确立目标。
按照课程定位,本课程应确立由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方面构成的目标体系。
环节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应考察教学对象,如:注册制专科生,一般有三个特点:
1.学生专业知识有限,没有企业经历:
2.对理论性强的内容兴趣不大:
3.前后知识不连贯,对复杂问题难于解决。
因此,可采用以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从充分调度学生的“兴趣”入手落实教法与学法。
环节三,教法分析。
基于直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客观需求,本课程应综合运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实践操作”等多种手段,全面强化基础知识、夯实实践技能、提高理论知识。
环节四,重点落实。
鉴于制造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课程可从“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考核方式”等方面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见图二。
环节五,难点突破。
如,考虑到注册生底子薄的实际状况,为夯实技能基础,本课程可通过课堂讲解、技能演示、学生实践操作、师生研讨、创新新工艺等途径,使学生的制造知识及技能实现“零”突破,达到相应职业“岗位标准”。
环节六,考核评价。
遵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本课程应从职业态度、团队建设、学习成效、研发能力四方面,参照“课堂考勤、课后作业、协作型操作能力、产品质量达标率、专题小论文完成情况、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多种资料,按照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考评的步骤,对教学质量与成果进行综合评估。
环节七,单元教学。
如以本课程轴类零件加工为例,可从六步进行单元教学。
第一步,以车床丝杠为例,提出工作任务,进行工艺分析,约5分钟;
第二步,明确学习领域。
阐述材料、毛坯制造、零件表面加工方法、质量检测等知识,约10分钟;
第三步,构建工艺系统。
选用机床、刀具、夹具、量具等系统要素,设定切削用量、刀具角度及其他参数。,约10分钟;
第四步,在操作演示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进行现场操作,师生就实际问题研讨,思考新方法。约40分钟;
第五步,技能点反思。
通过解析产品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果,采用启发性方法,揭示现象与规律间的因果关系,使学生掌握制造技术,提高技能。约10分钟;
第六步,创新新技术。
通过回顾原有问题,设想新参数,启发学生集思广益,思考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如此反复,使学生创新能力逐渐取得进步。约15分钟;
环节八,课程保障。
本课程应拥有强有力的保障体系,可概括为三方面:
1、有一支优秀教学团队,高、中、低职称教学人员合理搭配,最好是双师型教学人员。
2、应有雄厚的校内实训室,涉及机加工、数控加工、模具、金属材料、钳工、焊接…等多方面。
3、应建立了一定范围内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通过以上环节的全面实施,本课程可实现教、学、做的深度结合,使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取得明显进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效实现课程目标。
五、本课程以创新性能力培养为核心开展教学的基本特色
实施相辅相成的五要素协调递进的教学,可逐渐形成以下特色:
1.启发式教学。
参照国际产业标准,提高课程教学水平,以强化学习兴趣为源动力,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
2.耦和化教学。
努力构建 “教师-学生-市场-企业-教学资源”等五要素的“耦和化”教学体系,使学生实现知识、技能素质的全面提高。
3.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不断促进学生职业竞争力形成。以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多组织技能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竞争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机加工技术实训中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展望未来,只有在产品质量、功能、服务等方面锐意创新,满足人们独特化和多样化的需要,创业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机加工技术实训中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应注意强化下列方面。
1.弘扬和建设能够传承工匠精神的校园氛围
高职院校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型人才,因此,院校应该努力建设具有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将匠人精神的教育与职业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化锻造。例如,教师在进行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述匠人精神的代表人物,比如庖丁解牛的典故、中医药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以及各行各业驰名中外的领军人物,通过新媒体技术和课件等,为学生讲授匠人精神的传承,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匠人精神的精华。同时,也可以举办一些活动和演讲,跟学生畅谈匠人精神的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在课程教育中全面融入匠人精神
高职教育所肩负的使命就是培养服务和创新性人才,使其能够创新发展工艺技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和思想基础。因此,在进行职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以匠人精神为基本的思想内核,为学生设计生涯规划,培养其创业创新意识和服务的精神,促进学生具备主动就业和创业的意识和思想,为其提供更多选择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专业课的学习和教学依然是最主要的中心环节。教师科学地设置课程形式,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设计教学的重点和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把传统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顾虑到专业的特点和未来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类型,认真分析市场的结构和特点,准确把握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就业能力为基本的导向原则,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规划的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匠人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从而彰显出高职院校特有的教学特色。
3.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中体现工匠精神
学生在高职院校接受教育的短短几年时间里,会学习到许多关于技术经验的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生产和服务。但是,只掌握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大国匠人精神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和专业特点等客观因素,在保证学生基本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适当地对其进行技术和个性化培养,使其能够充分展现个人能力和水准。学生精通一门技艺的同时,会得到不同职业类型的迁移,充分调动起积极性,使其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4.实施现代学徒制,体现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想要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就需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由企业的高管、技术人员以及行业的专家组成,使教师的素质和职业水平能够得到质的飞跃。因此,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高效互动、互帮互助,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想能力,也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成果的研究和发展,从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升华。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能够共同提升,通过情感和知识的交流,实现思想上的碰撞,从而为学生传递出精益求精和耐心专注的工匠精神,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5.校企合作塑造工匠精神
一样的材料和一样的技术,不同企业的产品质量也各有不同。工匠精神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采取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到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参观真正的流水线,与企业进行合作,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就实现学和工的交替作业。学生将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以便于对其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塑造。
6.知识和技能是形成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基础
创业能力是知识、技能经过类化和概括化后的产物。知识、技能本身并不是能力,却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呢?这就要将学习、思考、实践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就是实践。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要经过思考,要经过实践,只有当知识通过思考被自己消化、吸收,内化为灵活运用的手段和本领时,它才算转化为能力。
当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时,可以转化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能力;而当这种职业能力作为创业能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表现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并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时,它就具有了创业能力的属性和特征。
7.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形成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人们认为,在现代社会,要取得创业的成功必须具备三种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而所谓关键能力,主要是指除了专业能力以外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包括个人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等。
方法能力,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抽象与概括、决策与评估、在工作中学习和再学习与科学方法的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习新技术的方法和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
社会能力,指的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能与同事和上下级协调合作、集体工作、强烈的责任感、有在艰苦环境中的坚毅性和忍受力、乐于助人以及具有环境意识、能源意识、经济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能力。社会能力与专业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对个人增强创业生涯中的竞争力、取得创业成功却尤为关键。
对创业者来说,市场风云更是瞬息万变,只有掌握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才能迅速捕捉信息、利用信息,更快更好地适用变化多端的社会。
8.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是形成和提高创业能力的唯一途径
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必须在创业实践中才能实现。因此,在机加工技术实训中,开展下列活动是必要的:
(1)进行尝试性、见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与人合伙,或独立进行一些实践活动,或者参与家庭或他人的创业活动,或者到小企业(厂、店、场)去跟班打工,等等。
(2)模拟性实践,即参加创业实践的情境模拟,进行有关创业活动的情境体验,如招聘雇员的面试、产品推销、接待客户、谈判、拟订计划书、接受论证答辩,等等。
(3)在进行上述创业实践训练期间,不仅要训练、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意识地学习、提高经营管理方面的技能,以及营销方面的技巧;不仅要积极主动地炼好专业技能,而且要炼就当店主、做老板的一些本领。
(4)投身于真正的创业实践,在创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尤其要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促使各大高职院校老师和学生重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培养的最好途径,就是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注入职业精神的培养。以德国为例,在德国,没有专门德育课程, “工匠精神”的培养是融入在教学全过程中,教学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把工匠精神的内涵“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确主义、完美主义、秩序主义”融入其中,力求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德国的这种培养工匠精神的途径,值得我们借鉴。
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指挥棒,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几年,其竞赛内容更加丰富,比赛形式更加多样化,竞赛水平也不断提高,大赛从过去的“求会”到现在的“求精”,对教师和学生的职业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内容、形式、评分标准表现出来的职业性、专业性、先进性、规范性,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大赛不仅可以展现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也可以检验各大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
总之,在现实中,或许促使人们走上创业之路、提高创业能力的更强烈的激励来自负面的推动力,即生活中的各种挫折。从“找饭碗”到“造饭碗”,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仲康.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雷万云.云计算: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