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1期   作者:李明岩
[导读] 作为高中重要科目之一的物理,每时每刻都在考验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李明岩
        黑龙江省庆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黑龙江  庆安152400
        【摘要】作为高中重要科目之一的物理,每时每刻都在考验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科学的象征,每次物理实验都令学生赞不绝口,纷纷夸赞前人的聪明才智。不过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也遭遇了不少问题,这将成为他们学习之路的障碍物,作为教师,最自豪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为下一代的成长排除万难。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教学质量,因此好的引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兴趣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关键词】物理教学;教学效率;思维

        学生们在学习物理的道路上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高中物理的难度一般都会超出学生的预计,其结果便是要么为了求出答案寝食难安,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进度,要么在多次挫败之中自暴自弃,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一落千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作为教师所要面临的考验。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发展创新,因而教师必须探究出一种能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又能提升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案。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接下来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提出个人实践的观点。

1.使物理生活化,缩短学生认知上的距离感
        常规的物理教学,带给学生的是一大堆的理论以及配套的公式,各种分析和计算,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较为薄弱的同学来说非常难以下手。在平日的课堂中,物理的妙不可言往往令学生觉得过于深奥,难以精确捕捉到规律,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异常吃力。但如果在教学当中,我们教师把物理与生活贴近,融入进去,效果则会变得不一样,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
        例如,在讲解《相对运动》一课时,可以引入如在世界大战时一位德国飞行员曾在飞行当中徒手抓住了一颗子弹这样的例子。而发生这种奇异现象便是因为相对运动这个原理,子弹相对于人来说是在运动的,但恰好飞到飞行员身边的子弹,人对于它来说是静止的。
        又如,有人从火车上丢下来一个馒头,恰好砸死了一个路人的例子也十分令人惊讶,同样是相对运动的原因。
        适当的生活例子令学生感到不可思议,成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时在详加讲解,同时鼓励学生们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更高效。
2.偏向实验方式的教学
        实验教学,在物理的教学当中比重巨大,必不可少,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们直观地体验到物理的神奇与奥妙。学生基础的知识都是从课本当中获取,通常没有自己去验证的途径,对于处在青春阶段的高中生而言,都会想通过自己的手来验证物理法则。抓住学生们的兴趣,带领学生们亲自动手探究物理世界,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能让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例如,在讲解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和密度之时,我一般会将学生们带到实验室,教他们根据课本中的顺序,自己一步一步实际操作出来,将小石块放入天平的左边,按大小顺序在右盘添加砝码,使天平维持住平衡为止,并记录下小石块的质量。之后在量筒中加入合适量的水,记录此时量筒之中水的位置,再把小石块放进量筒里做好相应记录。这样下来实验完成,学生会因为自己动手还原操作,而对该项物理知识印象非常深刻,打打提高教学效率。
3.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无论在哪一门课程当中,思维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想要学好一门学科,必须具备这项能力,因为思维能力是在考验人们大脑中的灵活变通性能和再创能力。由此可见在物理学科当中,具备这一能力便是学好这一科目的优势之处。在课堂上多让学生主动提问,成为了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当前的情形而言,许多老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教师依旧是教学的主体所在,学生们没有动脑自己思考,一味等待教师的惯性提问,在还不曾深入思考的情况下马上又面临教师的解答。该种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学生渐渐习惯不去思考,此法已然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
        例如,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会留出一个思考问题的时间给学生,然后再让大家积极提出心中的疑惑。有的同学就会问假如没有了外力物体怎么会动呢?学生提出问题后,作为教师应当给予部分提示让他们稍作思考,如果还是想不明白,再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养成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了思维能力,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
4.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伴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教学中越来越注重要以学生为中心,所有教学方法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这就是新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差别所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从头到尾都是教室在主导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灌输知识,而且在学生的心目当中,教室是他们的上级,是长辈,不仅仅是尊重和服从的心理,可能还会产生害怕情绪。此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在讲课时教师虽然与学生距离非常近,但实际上心却相隔万里,学生与教室难以亲近。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关系,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要把学生们当作自己的朋友一样,与学生们打成一片,转变学生们的固有看法,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转变为知心哥哥姐姐。如此一来不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更能建立起师生友谊,有助于后续的传道。
        例如,在上课之前,我都会提前过来与学生们聊聊天,增进感情。在某日的课堂中讲到了《压力与压强》这一内容,由于此章节的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如果能够更多地与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交流,就会清楚地了解到学生们的学习状况,而且还能与学生们亲近,逐渐成为好朋友。此外我还会时常参加学生们举办的活动,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培养师生感情。如此一来教室便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教学效率和学习情况,以便及时根据实际制定更好的方案促进学习。
        
5.总结
        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两方共同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令学生在学习当中结合自己的长处与偏好来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养成对知识探究的兴趣,这样教学效率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论何时何地,教学的方式在教育之中永远是重中之重,因为教室的教学方式影响着教学的整体效率,更与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程度挂钩。往大了说,直接对人才培养起到影响。所以教学的方式必然要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入手,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中寻找最能勾起其兴趣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洁.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探析[J].高考,2021(12):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