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语文读写能力培养的多元化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1期   作者:胡伟芳
[导读] 小学是学生养成各项基础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胡伟芳
        浙江省青田县江南实验学校   323900
        摘要:小学是学生养成各项基础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不仅能深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从而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程开展过程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读写能力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在课程教学中仍然坚持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下很多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知识传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个人读写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由此可见,创新语文课程教学形式,推动学生读写能力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能力;多元化
        引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二者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探寻读写结合实践路径是当今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实现读写结合,就要为学生提供各种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语感;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美;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活动,让学生抓住时机多练习;还要重视学生作文修改,使学生在读写过程中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能力。
        一、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目标涵盖不全
        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要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对阅读的基本方式、阅读要素形成明确的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学习与语言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感悟作者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是很有必要的。但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时,往往都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上,忽略了阅读技巧与阅读方法的培养,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程目标涵盖不全,学生的读写能力得不到发展。
        (二)教师教学手段单一、陈旧
        在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课程开展过程中,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课程中只带领学生阅读文章并要求学生边读边将重点的字、词、句标记出来,通过反复阅读和默读的形式对重点内容进行机械记忆,同时教师对文本的主旨和思想内涵进行阐释。这种单一、陈旧的教学手段导致“读”“写”分离,学生对阅读的内容兴趣不足,也难以从阅读内容中获得写作经验,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
        (三)教师的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不仅要放在教学内容、目标上,教学评价模式的设计也是教师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但在当前,有很多教师的阅读教学评价存在缺陷,只重视学生的考试结果而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多教师都会直接为学生讲解阅读题目的答题套路和答题模板,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固化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学生自身的阅读基础和写作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得到全面发展。
        二、读写能力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
        (一)培养读写能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
        从阅读心理的角度来说,学生在开展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其阅读心理和阅读思维呈阶段性发展:首先是从语言到思维、从形式到内容、从外部到内部、从部分到整体的阅读过程,其次是从思维到语言、从内部到外部、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过程。在这两种学习心理交替发展的过程中,阅读过程是基础,写作过程是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那么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符合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特点,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质量的重要方式。


        (二)培养读写能力能完善教学环节
        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主要靠学生的个人积累和知识内化。因此,根据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仿写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能充分发挥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范句”“范文”的主要作用,同时通过课程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通过各种片段式写作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边读边写,从而满足学生的写作心理。此外,在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下,语文阅读是一个信息输入、存储、处理、输出的信息加工过程。但在当前,很多教师将“读”“写”分离,导致阅读写作教学活动难以形成闭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本质上是指导学生对阅读技巧进行信息输出,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使阅读所得能迅速转化为写的成果,实用性较强。
        三、小学语文课程读写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结合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具有明确的兴趣导向性。教师的语文课程教学设计应建立在这一基础上,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设计趣味性的课程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语文课程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别是阅读、写作知识。因此,如果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首先就要推动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实际的语文课程中,我们可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时引入一些图片、视频和动漫等,从而使课程教学内容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写作训练活动,从而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读写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结合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开展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读写能力需要不断地实践练习。在此过程中,开展改编课程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开展小学语文改编活动,能使学生扎实理解文本内容,同时在尊重作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改编。教师开展语文课程学习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推动学生读写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合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对那些通过生活经验进行理解的课程知识往往更感兴趣。我们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通过例句仿写的形式,指导学生探求文章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所谓例句仿写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立足课程文本内容,要求学生对文本含义以及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对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仿写。通过这样的课程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同时在基础的语言模板上进行进一步的语言加工,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还能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调动学生开展学做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养成各项基础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卷面成绩,还要重视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读写能力的发展不仅是学生深化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在课程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式,通过生活化教学、现代化教学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语文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苟文芳.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科技资讯,2020,18(18):196,198.
        [2]王永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20(6):53-54.
        [3]刘瑞.小学语文中高段读写结合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20.
        [4]杨中兴.多元读写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5):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