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洁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21
摘要:近些年来,教育界愈发重视语文文言文教学,而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直在提升学生理解能力、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现阶段来看,文言文在实际语文教学当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教师进行解决,否则将会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文言文教学进行充分探讨,并提出解决措施,进一步提升语文学科文言文的教学质量,以供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引言:在高中阶段学习语文文言文既可以培养高中生语言功底,又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文言文教学具备人文性的特点,这不仅可以帮助高中生强化自身审美教育,还可以陶冶高中生的情操。文言文内容相比于其他语文内容较为枯燥乏味且拗口难读,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学习文言文时学生一般情况下皆采用死记硬背进行记忆。而利用这种记忆方式并不能激发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教授文言文的价值和意义不复存在。因此,必须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教学。
一、注重培养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因为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古代和现代在写作方式上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所以对于现代高中生而言,并不能全面性的理解文言文内容。而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当中却明确提出了加强培养高中生独立自主性学习的要求,并以此推动高中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以及语文能力。但依据现阶段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文言文教学依然处于难重点的位置不曾挪动分毫,而高中生对于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其一直觉得文言文的文章内容太过枯燥乏味,并且学习难度也相对较大。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知识时一直采用传统且单一的教学模式,学习过程中高中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述知识内容,而学生在讲台下神游天外,对于教师讲授的文言文知识不能深刻理解和认识,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大幅度降低。因此,在高中阶段语文课堂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具有的局限性,注重培养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王勃所写的《滕王阁序》这篇文言文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师可以对多媒体设备加以利用,通过多媒体平台播放一些关于滕王阁优美照片或者是微视频等,在播放过程当中讲述在写作这篇文章时作者王勃是正处于何种背景之下。利用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吸引高中生课堂注意力,提升高中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从而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1]。
二、改变传统单一形式的文言文教学方法
将传统且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转变创新,可以大幅度提升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在实际文言文教学当中,教师需要依据不同情况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应用,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不停的转换教学情境,让高中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参与感,这样才可以切实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朗读作为语文学科学习的本源,教师应利用早自习时间鼓励和引导高中生大量朗读文言文,这样做不仅可以扎实掌握文言文内容还可以加深文章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讲授左丘明所写的《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时,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可以让高中生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展开学习,同桌二人自成一个小组,大声朗读文言文内容并翻译文章。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文言文朗读、翻译比赛,并且准备好优胜者的奖励。在好胜心理的强烈驱使之下,带动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主动性,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被营造出来,在一定程度提升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三、制定出一个合理明确的文言文教学目标
在高中阶段学习文言文时,语文教师需要结合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标准科学合理化的制定语文教学目标,基于此,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在重视提升文言文的解题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重视引导高中生与文言文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从而帮助高中生贴近文本内容和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进一步达到陶冶情操的核心目的,滋养高中生心灵。若要实现这一目的,则要求语文教师设定科学合理化的教学目标,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帮助高中生提升学习语文文网文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司马迁所写的《鸿门宴》这篇文言文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依据文章内容和高中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化的进行制定,同时布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明确这篇文言文的人物关系,清楚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不是围绕考试重点展开文言文教学。如果高中生可以带着明确制定的学习目标学习文言文,那么学习效果必将事半功倍,同时也将大幅度提升高中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对文本内容进行愈加深入且透彻的理解[2]。
四、不断更新文言文教学观念
若想开展的各项语文教学活动皆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和教育观念将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效果。因此,若想大幅度提升语文文言文的内在教学质量,那么语文教师必须将原本的教学理念进行重置,从而达成理想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目标。除此之外,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多维角度对文言文教学进行审视,并且打破应试教育模式的枷锁。而对于高中文言文来讲,其教学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而是希望通过学习文言文逐渐提升高中生对于文章的阅读理解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当中,应让学生时刻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在诵读文言文文本时可以汲取文章内容的精髓,并收为己用。例如,在讲授韩愈所写的《师说》这篇文言文时,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师不能将目标局限在朗读之上,而是需要引导高中生分析文章隐含的内涵,并通过学习这篇文言文发自内心的明白尊师重道具备的重要性。
结语:综上所述,近些年来,现代教育不断快速发展,传统文化愈加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导致语文文言文也随之受到重视。基于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愈加注重培养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且积极改变传统单一形式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不断更新文言文的教学观念,从而推动文言文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宗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119-120.
[2]蒋晓菊.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9):65-66.
作者简介:
徐洁,女,汉族,籍贯:辽宁?生于:1987-02,工作单位: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单位省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单位邮编:750021,职称:中教二级,本科学历,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