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技工院校语文课堂实施分组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1期   作者:王军童
[导读] 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说,使用分组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训练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
        王军童
        黑龙江技师学院  158100
        摘要: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说,使用分组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训练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虽然在实际教学中会遇到很多不可预见的问题,但只要教师有耐心,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愉快地学习,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课堂;分组教学;策略分析
        引言
        在技工院校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采用分组教学法,的确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实际困难,但是只要教师能够结合客观现实顺势利导,还是可以发挥出分组教学法的诸多优势。其实,现在特别流行的旋转木马法也是一种分组教学法,广大教师只要掌控好教学方法的要领,就完全可以对其进行发挥和创造,最终将其灵活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相信,运用这些科学有趣的教学方法,一定能够打造出生动的课堂,也一定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会有更大的帮助。
        一、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性格特点均衡配置,使教师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大部分教师在分组时容易存在简单化倾向,以为单纯把学生按人数平均分成几组就是分组,结果有的小组轻而易举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小组绞尽脑汁都无法完成。
        科学分组是分组教学、高效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由于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比较大,因此分组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尤其在语文课中,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是解读任务的一个重要条件,当成员知识储备受限时,需要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学生“破冰”,哪怕就提出了一个词或一个字,其他组员也许马上就会被激活,点子如泉涌之水。另外,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组。学生性格有差异,在组里的表现就有差异,如果把性格外向爱说话的学生都放在一组就变成了“话痨组”,把内向的学生都放在一组就变成了“静静组”。因此,分组时务必注意各组学生性格上的平衡。成功的合作小组不应该是强强联手,而应该是强弱互补,是异“质”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优劣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课前应跟班主任沟通班级的基本情况,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性格特点有初步的了解,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均衡配置,即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大体相当,这样便于教师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二、选择得力的组长,增强组织管理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育,组长是这个小班所有活动的组织者和组内文化环境的建设者,是老师的小助手,负责小组的组织、分工、合作及协调等工作。
        多年的分组教学实践证明,小组长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组的水平,在每个组的知识水平等方面相当的情况下,小组长的能力越强,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就越高;反之效率就越差,所以选择得力的组长十分重要。
        一般情况下,技工院校学生在初中时成绩普遍较差,这导致他们在课堂中自信不足,特别是语文课,他们认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差,一般不会主动自荐当组长。语文教师必须要有一双慧眼,挑选一位责任心强、组织管理能力强、有服务意识的学生作为小组长,明确组长的职责,让小组长明白自己不但要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而且要调动组员的学习积极性,领导和协调组员活动,综合意见,领导小组积极创造出成果。其次要对组长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会一些管理方法,提升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调动组员的积极性,由组长安排小组的记录员、资料员和报告员,可轮流担任,保证人人有事做,这样课堂才有秩序。


        三、开展课堂活动,使学生从小活动中感受快乐学习的氛围
        分组教学通过有机分割,把整块知识内容化整为零。有机的分割就是把知识点通过一个载体发送给学生,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比速度、比理解、比创新,在此过程中汲取知识。技工院校学生大部分活泼好动,但任务做多了会有疲倦感,这时就必须用小活动来调节课堂气氛,把课堂搞活了,教学才有效。小活动相当于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教学内容,但它是与教学内容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目的不是学习这个活动的知识,而是为了使学生从小活动中感受快乐学习的氛围,让大家更愿意继续挑战下面的课堂任务。
        四、引导学生认清实施分组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愿意接受并积极配合小组的划分
        1依据新课程标准,各学科都进行了改革,任务引领教学成果显著,很多教学内容都是以任务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的,而任务式教学活动中运用最多的就是分组教学法。所以引导学生认清实施分组教学的重要性也是顺利有效地开展分组教学的必要条件。学生明白了为何分组,又理解了分组势在必行,那么接受起来就顺理成章了。
        2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愿意接受并积极配合小组的划分。当今社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靠单兵作战取胜的概率近乎于零,而团队合作就大不相同了,很多工作通过团队的创新与合作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和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学习中也是一样,课堂上很多重要的环节都需要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分工合作,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取得更多、更好、更快、更新的成果,因此运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势在必行。
        3引领学生加强自我剖析与认识,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与定位,从而促进科学合理地进行小组划分。学生们质朴可爱,集体荣誉感强,责任心重,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又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自我约束能力又不强,所以很多学习任务学生是不能独立完成的。但是,实施分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五、创设多元化综合性评价方式,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
        实施分组教学,每个小组都相当于一个小的班集体,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表现自己。这样,无论是教师,还是本组学生都能对其他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比较全面细致的认识和了解,并进行详细的纪录。因此,在分组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采用过程性评价,可以更准确地实行学生自评、学生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的多元化综合性评价方式,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并为构建新的科学性评价体系提供了有效的现实依据和参照。
        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找到一条比较新颖有效的教学途径,从而解决学生轻文化基础、重专业技能的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能力,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问题。针对如何实施分组教学这个摆在各学科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教师做了大量的功课,不仅刻苦钻研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实践与探索,终于摸索出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分组教学的有效途径并形成了相关认识。
        结束语
        综上述,现如今,分组教学受到广大教师的一致推崇,它不仅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还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但很多情况下分组教学形式大于内容,容易出现杂乱无章、优生包办、相对无言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缪琴.传统文化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的融入路径[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176.
[2]叶晓晴.技工院校语文课堂实施分组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2018.(03):104-106.
[3]陈丽莎.浅析技工院校语文课堂实施分组教学的策略[J].职业.2021.(08):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