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文
黑龙江技师学院158100
摘要: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说,使用分组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训练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虽然在实际教学中会遇到很多不可预见的问题,但只要教师有耐心,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愉快地学习,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课堂;分组教学
一、科学分组,优化学生资源配置
很多教师在分组时容易存在简单化倾向,以为单纯把学生按人数平均分成几组就是分组,结果有的小组轻而易举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小组绞尽脑汁都无法完成。科学分组是分组教学、高效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由于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比较大,因此分组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尤其在语文课中,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是解读任务的一个重要条件,当成员知识储备受限时,需要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学生“破冰”,哪怕就提出了一个词或一个字,其他组员也许马上就会被激活,点子如泉涌之水。其次,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组。学生性格有差异,在组里的表现就有差异,如果把性格外向爱说话的学生都放在一组就变成了“话痨组”,把内向的学生都放在一组就变成了“静静组”,因此分组时务必注意各组学生性格上的平衡。成功的合作小组不应该是强强联手,而应该是强弱互补,是异“质”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优劣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课前应跟班主任沟通班级的基本情况,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性格特点有初步的了解,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均衡配置,即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大体相当,这样便于教师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二、精选组长,明确组员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育,组长是这个小班所有活动的组织者和组内文化环境的建设者,是老师的小助手,负责小组的组织、分工、合作及协调等工作。
多年的分组教学实践证明,小组长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组的水平,在每个组的知识水平等方面相当的情况下,小组长的能力越强,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就越高;反之效率就越差,所以选择得力的组长十分重要。
一般情况下,技工院校学生在初中时成绩普遍较差,这导致他们在课堂中自信不足,特别是语文课,他们认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差,一般不会主动自荐当组长。语文教师必须要有一双慧眼,挑选一位责任心强、组织管理能力强、有服务意识的学生作为小组长,明确组长的职责,让小组长明白自己不但要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而且要调动组员的学习积极性,领导和协调组员活动,综合意见,领导小组积极创造出成果。其次要对组长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会一些管理方法,提升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调动组员的积极性,由组长安排小组的记录员、资料员和报告员,可轮流担任,保证人人有事做,这样课堂才有秩序。
三、增添小活动,助力小组任务实施
分组教学通过有机分割,把整块知识内容化整为零。有机的分割就是把知识点通过一个载体(学习任务)发送给学生,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比速度、比理解、比创新,在此过程中汲取知识。技工院校学生大部分活泼好动,但任务做多了会有疲倦感,这时就必须用小活动(音频、动画或游戏)来调节课堂气氛,把课堂搞活了,教学才有效。小活动相当于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教学内容,但它是与教学内容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目的不是学习这个活动的知识,而是为了使学生从小活动中感受快乐学习的氛围,让大家更愿意继续挑战下面的课堂任务。
四、巧用世界咖啡,激发组员灵感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分组教学大多采用的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模式,在解决不同的问题时,不妨使用世界咖啡的方法。
“世界咖啡屋”是朱尼特?布朗和伊萨斯?戴维在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组织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参与者从问题出发,深度对话,释放灵感,连接彼此智慧,共同探寻解决方案的活动。这是一种有效的集体对话方式。它将人们在一种真诚和共同学习的精神下齐聚一堂,布置若干桌子,成员分组而坐,谈论一到两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20~45分钟后,其中一人作为主持人依然留在组内,负责陈述之前交谈的精华,而组员则分别串到其他组里负责聆听和提供新的线索;换组交谈结束后再次回到原来小组开始新一轮的讨论,把分享、领悟和确定的成果通过图文、表格等呈现。
五、全面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
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其目的是让其可以学到一些实用的和有益的知识,也殷切地希望他们可以凭借自身不断的努力得到全面发展。很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达到这一要求。但分组教学模式就可以,分组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帮助学生们完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技工院校语文分组教学,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进而不断地完善自己。因此,新形势下技工院校语文分组教学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的先进理念。
(二)将分组教学与企业或者行业特点结合在一起。
(三)分组教学要严格遵照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来展开。
基于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们学会借助网络收集有价值的知识,将手机、ipad、电脑当成图书馆,不断提升自己。比如在学习“我的母亲”这一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们利用网络搜集近现代中国的感人事迹,与学生们一起感悟与领会,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感受社会的温暖,了解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这时,教师再展开教学,学生们也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而对于其中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教师的反复讲解,学生们会逐步掌握,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采取学生们能接受的教学方式
在我国的技工院校中,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应试教育下的“失利者”,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胜其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他们更希望可以接触到新型的教学模式。“分组”的教学模式正好满足了学生们的这一心愿,因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既没有教学目标,也没有重难点知识,学生们还可以畅所欲言,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实施“开放式”和“放手式”并举的教学模式。总之,只要有利于学生们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都可以开展。比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这一内容的时候,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国画,让学生们慢慢地品味和欣赏,鼓励学生们找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再让学生们聆听《春江花月夜》的乐曲,通过这样的方式,一定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才竞争愈演愈烈,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技工院校为促进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在不断努力着。虽然技工院校的学生不擅长理论知识的学习,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一点不比其他院校的学生差。
参考文献
[1]路洪英.技校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方式研究[J].学周刊,2021(14):19-20.
[2]莫文彬.把媒体资源引入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技工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分享[J].课外语文,2021(06):97-98.
[3]余莲芬.“分组”教学理念融于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培训,2021(02):24-26.
[4]陈静.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教育的渗透[J].就业与保障,2021(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