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业武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桑园镇初级中学 723512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初中物理学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若是以传统的方式教学,则难以激活学生的兴趣,而利用问题来启发学生,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积极意义。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教学法,以此来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物理;应用策略
问题教学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该种方法进行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此提升教学效率。然而,在初中物理课上应用问题教学法时,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对此,本文对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一、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任何教学方法应用的过程中,都难免会遇到一定的问题,所以必须经过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才能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一)设计的问题不够合理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从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来看,教师难以突破传统课堂模式的限制,对于问题的设置依旧是围绕着中考的重点考点来提问,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然而却忽略了提问的本质意图。在这种提问情况下,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更难获得良好的提问效果。
(二)提问的程序不够科学
初中阶段的物理课,教师经常通过提问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到解决问题,进而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强化。在通常情况下,提问的程序一般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问题难易程度的设置,也一般是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引导学生在层层深入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提问的流程,在课堂教学中直接提出问题,并没有关注学生的物理水平,这就难以有效地开展物理教学,更难发挥提问的价值。
(三)提问的效果不够明显
从提问的角度来看,提出问题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然而与教师相比,学生没有具备扎实的物理知识、熟练的提问技巧、相关的实践经验,尽管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却难以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得到答案之后,并没有进行总结工作,也没有对物理问题的答案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仅仅是追求正确的答案。所以,在这种提问之下,学生就难以进行有效地思考,这就导致提问的效果不够明显,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优化物理课堂提问
初中物理课上,通过课堂提问,可以激起学生思考的热情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可以说问题教学法不仅是组织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开展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所以,针对物理课堂应用问题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必须对物理课堂提问进行优化。首先,结合课堂进度,抓住时机提问。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新课的引入,教师可以设计合适的问题情境,创造提问的契机,并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使用凸透镜由近到远地观察同一个物体,这样就可以激活学生的兴趣。
此时教师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凸透镜成像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设计实验来分析它们的关系?通过这种层次性的问题,学生在回答时就有了方向,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分析与回答中,自然教学效果就明显了。其次,面向全体学生,合理设置提问。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针对优生进行提问,还要关注差生的发展,才能够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有一定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则要依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恰当的进行提问,以此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增强提问的效果。最后,结合多种因素,灵活运用提问。由于不同知识点的教学,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所以在提问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提问方法,才能够全面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多种因素组织教学,灵活运用提问方法,确保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中,以此来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首先,借助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导入新知。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想象、思考,促使学生发现问题。例如,在教学《压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通过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发现问题。小实验设计:让学生先使用铅笔尖扎手心,在使用笔的另一端扎手心,体验不同的感觉;然后体验用力扎和轻轻扎的感觉。通过这个小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压力大小的因素。在教学《简单机械》这单元的知识时,对于《滑轮》这节课的知识讲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升国旗的画面,然后向学生提问:国旗是怎么升上去的、你可以设计升国旗的实验吗?然后在学生组装定滑轮后,让学生观察绳子绕过滑轮的上半边,并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何将绳子通过滑轮的下半边将国旗升起来。最后引出本课的知识,学生自然会主动去探究关乎滑轮的知识。其次,借助生活化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思考新的问题。这样提问既可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还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浮力”单元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沉浸在水中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浮力的影响?”“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到浸入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学习观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最大限度上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问
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从多种感官上来刺激学生,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则需要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提问,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学生辨析声音,使学生明白可以通过声音来获取信息。然后对学生提问:“为什么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如何听声音?”通过多媒体技术与提问的结合,增强物理课堂的活力与丰富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总之,从问题教学法应用来看,教师需要将自己提问转移到学生提问。所以,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在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网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观察——提问——分析——解题”的能力。因此,在物理课上,教师需要了解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流程、方式、作用,并结合具体的情况灵活地运用问题教学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子隽.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165-166.
[2]马红光.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96.
[3]宋志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41.
[4]王华生.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