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学中"道德两难情境"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1期   作者:陈万里
[导读] 小学的德育教育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起来,随着小学的德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陈万里
        湛江市太平中心小学  524084
        摘要:小学的德育教育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起来,随着小学的德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的教学方式逐渐出现在小学德育教育的课堂中,对学生的德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德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道德两难情境”的运用,把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教育改变为讨论式德育教育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本文将对小学德育教学中“道德两难情境”的运用做一个探究。
关键词:小学德育;道德两难情境;运用
        信息时代的带来,手机电脑等数码设备的普及,信息的快速传播,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对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所以在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不断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道德两难情境”的运用,对教师德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熟练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道德两难情境”的概念
        “道德两难”最早是科尔伯格所提出,科尔伯格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自律道德以及他律道德的研究,提出了道德两难问题故事法,为学生的德育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而贡献。“道德两难情境”就是让学生对涉及两种的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形进行思考讨论。最经典的两难例子就是“海因兹偷药救妻两难”海因兹只能从救人以及偷盗这两个道德规范中进行选择,学生可以通过对这种矛盾两难的情境进行思考,不断对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提升,不断提高学生对现实中德育问题的思考判断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以及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1]。
        二、“道德两难情境”的运用措施
(一)保证情境创设的适合性原则
        在进行“道德两难情境”的运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证情境创设的适合性。一要保证情境创设能够适合课本内容,第二还要适合学生的德育水平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道德两难情境”的最大作用,逐渐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为学生将来的发展保驾护航。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学生德育水平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德育水平进行情境创设,否则就会出现学生对情境难以理解的现象。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挖掘与思考,在对教学内容能够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根据教学内容的本质进行道德两难情境的创设,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2]。


        比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教材中《生命最宝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的德育水平,以及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在上学途中自己发现有人摔倒受伤,假如自己不帮助他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假如帮助了就会导致自己上课迟到受到老师批评,自己该不该帮?”的问题情境,然学生进行讨论,在同学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进行引导,逐渐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同时在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引入生命最宝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懂得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对于任何人都是最宝贵的,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注重保护的自己的生命安全不受任何侵害,同时在遇到别人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时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二)保证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原则
        在小学的德育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纪较小,所以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发育。所以教师在进行“道德两难情境”的运用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考虑,学生在小学阶段普遍对贴近生活的知识比较容易理解。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过程中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容易理解,逐渐提高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进行情境创设过程中才能保证“道德两难情境”的生活化原则,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3]。
比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教材中《我家的好邻居》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两难情境,假如在使用电梯的过程中,学生的父母让学生阻挡电梯门的关闭等待父母进入,同时楼下的邻居也在等电梯,学生该怎么办?学生通过不阻挡电梯被父母责骂,以及阻挡电梯耽误邻居的使用进行讨论,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懂得要与邻居和睦相处,同时阻挡电梯属于危险行为,自己要与父母多沟通,从而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逐渐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三)保证情境创设的开放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道德两难情境”运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问题答案的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道德冲突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同时因为问题答案的开放性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思考讨论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4]。
        比如:教师在进行《我们不乱扔》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别人都乱扔垃圾怎么办”“父母让自己扔怎么办”等多角度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得到最优化解决方案,使学生在谈论中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德育水平不断提高,为保护环境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熟练运用“道德两难情境”在教学中保证情境的适合性,生活性,以及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逐渐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一个基础。
        参考文献:
[1]唐丽娟."道德两难"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9,(1):48-48.
[2]马成骏."道德两难":学生自主构建道德认识的有效方式[J].阅读,2019(23):30-32.
[3]戴倩.两难困境中提升学生道德行为能力的教学浅思[J].新课程导学,2019,(20):4-4.
[4]李金金."道德两难"案例的分析与反思——基于科尔伯格理论[J].现代交际,2020,(2):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