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群
浙江省杭州市滨兰实验学校 浙江杭州 310053
摘要:众所周知,德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教书育人不仅要在知识层面上指导学生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因为德才兼备才是开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化学;班主任工作;应用分析。
引言:正所谓,道德是人类教育的最高目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够忘记塑造学生的人格,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同时也是育人的德育工作者,在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渠道,而德育教育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面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和新价值取向,初中化学班主任更应该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利用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渗透道德教育,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注重化学知识和道德教育的有效融合,健全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一、学习化学历史,增强爱国主义
一直以来,爱国主义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繁荣富强的原动力。在中学化学教材当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因此在日常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紧密联系教材,恰当的向学生渗透我国的化学资源状况、在化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或者我国的化学家对于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等等,以此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渗透,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化学教材当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其中蕴含丰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在化学课本的第一册序言当中,提到了我国火药的发明和造纸技术,这两者的应用都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这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再如,现代生活当中,我国科学院的院士张青莲教授长期从事于无机化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同位素化学研究方面造诣颇深,是我国稳定同位素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科学研究之中,他对于我国重水和锂同位素的开发以及生产过程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张青莲教授在14岁时就考入了圣约翰大学附中,在学校生活当中参加英文竞赛也名列前茅,在他高中毕业时,因为成绩优异可以免费在这个大学中升学,但是当时这所学校的美籍校长有侮辱中国国旗的行为,爱国的教师和学生都义愤填膺,愤然离校,同时组建了私立光华大学,这种爱国行动也得到了张青莲教授的支持,这时,他放弃了免费入学的机会,而考入了光华大学之中继续深造,在大学期间仅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就修完了全部学分,在毕业时也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了银杯奖。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们介绍这些科学家动人、真实的爱国事迹,能够直接让学生们感受到科学家的爱国精神, 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也实现了对学生德育的渗透。
二、教材联系生活,培养环保意识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比如当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造成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酸雨以及臭氧空洞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都在时刻威胁着人类生存的环境。通过日常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有意识地渗透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源头究竟是什么,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向学生渗透了道德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教学形式,向学生介绍环境问题,然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比如在讲解浙教版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意识到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其对生活和环境产生的影响,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温室效应的视频或图片,比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森林被淹没等等,让学生直观、深刻的感受到温室效应给人们造成的重大环境危害。通过视频播放,学生们还会认识到如果不引起重视,那么还会有全新的灾难在等待着人类,如视频中所讲的:“联合国IPCC警告,如果人类不立刻的采取措施,那么到本世纪末,地球的温度就会比现在升高6度。当地球的平均温度每升高1度,那么热带珊瑚就会全部死亡;如果温度平均升高2度,那么将近有1/3的动物将会灭亡···”当学生们看完这个视频之后,内心一定十分的震撼,学生们只知道温室效应有害,但是不知道会造成如此重大的灾难。通过将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不仅能够对教材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学生们自觉的从自身做起,意识到了进行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也会积极、勇敢的爱护和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
三、结合化学习题,渗透德育教育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必须要善于寻求化学知识和德育内容相结合的一类习题,通过讲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比如有这样一道化学题目:“当前有很多青少年都有吸烟的不良行为。香烟中的成分十分复杂,经过燃烧之后,产生的烟气当中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就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吸烟危害人的身体健康。B.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C.CO能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D.尼古丁中碳、氮、氧这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2。”通常学生们能够选出正确答案,在讲评完这道习题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这道习题下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结合这道习题自由发言,讲一讲吸烟的危害都有哪些?
有的学生回答道:“我知道香烟里的确有很多有害物质,会让很多人都生病,甚至死亡;比如在我家里,我的爷爷就经常吸烟,在夜里也不断的咳嗽,爷爷出现这样的现象,我心里也很难过。”还有的学生说道:“有时候我爸爸在屋子里吸烟,我闻到之后就头晕脑胀的,我觉得被动吸烟的危害也不亚于主动吸烟。”当学生们交流和表达的差不多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归纳和总结:“我认为这样评价香烟也是不太公平的,吸烟也不一定都是坏处,也是有一定好处的——狗怕、贼惊和永葆年轻。”这时,学生的脸上出现了错愕的表情,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解释:“首先,吸烟过多后,人们的背部就会弯的很厉害,小狗远远的看见人们就以为要捡石头扔它,所以跑的很远;其次,吸烟过多之后,人们就会在夜里不知不觉的咳嗽,如果家里进了小偷,就会让小偷以为主人醒了,因此吓得拔腿就跑;通常正常的人都能够活到六七十岁,但是大部分烟民有的在四五十岁就会去极乐世界,不会经过老年时代,所以我们不得不说,他们是永葆年轻。”听到教师的这种讲解,这时同学们都会意的笑了,这样幽默的话语,不仅发挥了这道化学题目的德育教育优势,同时还在潜移默化之中告诫学生们不要染上吸烟的恶习,让学生们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了解了“事情有可为、不可为”的做人的道理,对学生实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
总而言之,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中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德育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佳乐.德育在班主任工作成长中的应用分析——班主任工作总结之浅谈[J].教育科学,2017,(11):54-55.
[2] 黑爱磊.德育教育在初中化学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2,(67):101-102.
[3] 李佳欣.德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J].新课程实施,2016,(07):76-77.
[4] 黄爱弟.德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J].教学经纬,2017,(0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