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课堂提问,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1期   作者:杜辉
[导读]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设计有效的课堂问题,能够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杜辉
        重庆市南开两江中学校   400000
        摘要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设计有效的课堂问题,能够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课堂问题根据目的不同分为多个类型,也对应着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和能力的要求。设计课堂问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关键词  历史解释,课堂问题,能力层次,问题分类
作者简介  杜辉/重庆南开两江中学 历史教师(重庆 401120)

        “历史解释”素养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的目的是不断接近历史真实,要求利用给出的信息,进行要点的概括、本质的提炼、内涵的解释、因果的辨析等,形成文字或者口头语言,将之表达出来。任何一个呈现出来的表达,“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5页。]而不是准确的历史真相。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需要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观点,可以将历史学习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依据教学的逻辑顺序,以及教师在课堂设问的不同目的和预期作用,又可将设问分为三个类型,不同类型又涵盖了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要求。
        一、激发思维、引发兴趣的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在于通过设问引发学生对于本节课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具有的缄默知识[ 20世纪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中最早提出了缄默知识的概念,他认为人的知识分为“内隐”和“外显”两类,“内隐”的知识也称为“缄默知识”。]。例如:
        最早的火车出现于什么时候?它为什么能在铁轨上奔跑?火车能够奔跑需要解决什么关键问题?
        这类提问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激活缄默知识,学生会跃跃欲试地探知答案,这就激发了学生寻找资料、探求答案的动力。
        二、巩固基础、进行理解的问题
        这类问题涉及到学生的识记、理解层次。
        为了解释过去,一般采用搜集史料——整理史料——辨析史料——解释史料这样一系列环节,还需要解释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所掌握的方法、遵循的原则,都是进行历史解释的依据。
        1.识记类设问
        识记,即识别、记忆已学的历史知识,识记的目的是形成和巩固记忆。在这一层面,设问要直接,指向性要强。例如:
        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
        《马关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在这两个问题中,学生只需要识别“鸦片战争”和“《马关条约》”这两个基本名词,不需解释;而“哪一年”、“是什么”指向的是具体的、固定的时间和内容,是教材或者课堂直接呈现出来的,只需阅读、记忆就能回答,不需要理解加工。
        2.理解类设问
        理解是进行历史解释的前提,“对同一个历史概念,用不同的言语表述出来,这一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 郑林《历史课程教材教法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160页。]理解是对已有的历史知识、历史认识进行语言的重组,而重组的过程就是进行由内化到外化的转变。例如:
        什么是“文景之治”?
        答案中有三个要素是不能少的,第一是对于“文景”二字的解释;第二是对于“治”的理解,要适当从多个角度描绘出治世的表现;第三是达到治世的措施、途径。学生要回答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既要有“文景”二帝的识记基础,又要能对教材中相关措施的叙述进行概括,最终还要落脚到治世的景象。
        如果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困难,可作如下改变:
        依据教材,从时间、措施、结果等说明,什么是“文景之治”?
        这样一来,三要素的指向比较明确了,学生只需要对每一个要素进行理解说明即可。


        如果还有难度,仍可进行简化:
        依据教材,指出“文景之治”具体是什么时期?
        阅读教材,概括文景二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简述“文景之治”的表现?
        三个要素对分别是什么、怎样入手,有了较多提示,难度进一步降低。
        理解类问题以识记历史知识为基础,需要学生进行知识加工和语言重组,最终得出的是一个有逻辑的要素齐备的表达。
        三、提升思维、深层探索的问题
        这类问题涉及到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学习层次。
        1.应用类设问
        应用类问题与识记、理解类不同,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形成的历史认识运用于不同的情境和问题中。这类问题的设计是以识记、理解为基础,进行的思维提升和能力拔高。例如:
        某校正在进行节约用水活动,假如让你选择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某一学派思想为节约用水服务,你会选择哪个学派?依据这一学派思想,你将采取什么措施?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识记诸子百家学派的名称,理解各学派的思想特征,并且根据思想特征制定对应的措施,将其运用到题目指定的环境中来。大致遵循这样一个过程:
识记历史知识——理解历史概念——应用历史认识
        学生的思维历程、语言表达也是历史解释的一种表现。
        2.分析与综合类设问
        分析与综合是相对的,这里分开来说明。
        分析是将一个历史知识或者结论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解,让学生明白其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解历史概念构成的逻辑关系,形成完整的清晰的认识。例如:
        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抗战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类角度也可以多样。分析类设问需要考虑到学生对于问题的分解能力,既要关注到角度的选取,还要注意具体内容的完整性,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历史解释能力。
        综合类问题的设计思路与分析相反,需要学生整合所学知识和方法,形成完整的对一个历史主题的认识,例如: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问题涉及近代史中的很多知识和重要概念,要对近代史上的革命事件进行总结和说明,对近代中国国情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综合类问题需要调动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时空联系、逻辑联系、因果联系,需要学生依据联系得出结论、形成认识。
        3.评价类设问
        评价是“对学生历史认知水平的最高要求。”[ 郑林《历史课程教材教法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162页。]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充分了解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其他重要的要素之后,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历史评价类问题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
        请从人民主权的角度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说说你心目中李鸿章的形象。
        苏联解体对中国深化改革有何启示?
        第一个问题是从人民主权角度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要综合评价1787年宪法,容量是很大的,因此必须给予限定。“如何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这个问题,会让学生的评价没有落脚点,容易出现脱离史料的空泛的议论,难以形成有价值的观点,因此可以加一个限定语,例如从人民主权角度,也可以从其他角度。
        第二个问题是评价一位历史人物——李鸿章。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设问中,不宜出现类似于“评价某某”的语言表达,这会让学生对历史人物产生居高临下的感觉,难免出现脱离事实、随意品头论足的情况,不利于学生感受历史的庄重和严肃。“说说你心目中李鸿章的形象”,会使学生明白李鸿章其人、其事都是客观存在的,暗含历史唯物主义观。基于此,再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看法,才是理性和严肃的,而不是随意和无据的。
        第三个问题问的是历史事件——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启示。评价的对象是“苏联解体”,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一定要有联结点或切入口。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所以改革就成为了中苏两国在此处的联结点。
        这三个问题都属于历史评价类,评价本身是最高级的历史解释,既有对历史的认识,也有价值观的塑造意义。设计历史评价类问题,不能大、空、全,要有落脚点、有切入口、有学科特征,让学生在进行历史解释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这远比了解基础的历史知识更为重要,也体现了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最高追求。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
[2]迈克尔·波兰尼:波兰尼演讲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郑林.历史课程教材教法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60.
[4]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6:74.
[5]钟启泉.课堂评价的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12(1):10.
[6]文明成、洪云.如何实施问题式教学[J].中国教师.2017(11):6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