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瑞阁
黑龙江技师学院158100
摘要:德育教育作为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基础性内容,不仅影响到学生思维素养的水平,同时也关系到学生道德行为的表现情况。通过对当前技工学校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通过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加以克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技工学校;立德树人;体育教学;创新路径
一、分析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情况
(一)忽视德育教育
明确的目标是确保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科学、合理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序开展的基本要求。但就目前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来看,教学主体对德育教育目标的认知存在明显的偏差,一些教师片面地认识体育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知识、技能的传授,只要学生掌握了体育项目运动的技巧和要领,能够做出标准化的动作就可以,忽视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思维和心理的功能,这直接导致其开展的体育教学忽视德育教育,更不必谈明确的德育目标了。同时,从学生主体来说,其所感兴趣的主要是那些能够提升自己运动实力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对体育学习中那些需要自己深入体会和领悟的道德内容缺乏直接性的感知,且对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缺乏足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直接造成学生的德育学习也处于目标不明确的状态。
(二)缺乏深入思考和探索,导致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计划制定存在明显的不足
计划性是对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的分阶段、分步骤规划,是确保德育教育内容逐步渗透到体育教学中的科学指导;系统性是指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采取综合性的教育,使学生在接受完体育教学以后,各方面的道德水平和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并能够以所掌握的道德内容为指导来进行学习和生活。
如今,在技工学校开展的教学中,对学生专业技能教育的重视度要明显高于体育教育,而在体育教学中,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又明显高于德育,这使得学校和教师投入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方面的精力和时间偏少,对体育教学如何科学、有效开展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进而造成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计划制定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德育教育的开展主要是以学生在课程教学活动开展中的具体表现为依据来开展的,而学生表现情况的随机性使得教师的德育教育存在较明显的随意性,而学生德育的学习也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兴趣和爱好,导致德育教育主要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在向行为转化方面缺乏科学的实现路径支撑,这直接弱化了德育教育的系统性。
(三)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德育主体发生了明显的错位
如今,技工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的方式主要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进一步纠正和深度讲解为主,而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通常渗透到“教师进一步纠正和深度讲解”环节,这种即时性的讲解虽然能够强化学生对德育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消化,但学生的学习却缺乏主动性,更多地是在教师的教导下被动地听讲。同时,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是纠正式教育,即当学生的学习出现问题以后,教师才会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引入其中,并且更多地是以“你应该”的口吻表达,这种教育方法束缚了学生德育教育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德育主体发生了明显的错位,进而造成体育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探讨在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路径
(一)构建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感知德育内容
技工学校的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主要受到其主观兴趣的影响,因此,为了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创设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感知德育内容。例如,除了开展竞技型体育教学活动以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自由式的讨论教学,即在向学生展示一项运动事例以后,可以让学生从德育的视角出发对该事例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将所想到的内容分享出来,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由讨论活动,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体育教育中德育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增进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丰富其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德育展示。
(二)注重对学生行为意识和能力的培育,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将自己通过课程学到的德育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行为,突出自己思想道德的闪光点
技工院校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只有在实际行为中表现出来才能够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同样,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对学生行为意识和能力的培育,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将自己通过课程学到的德育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体现自己思想道德的闪光点。当然,对于体育教学来说,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并非一件易事,需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逐步实现。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团队性或者竞技性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逐步感知德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愿意积极地学习和展示各种精神品质。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开展一些足球或者篮球比赛,让不同的学生承担相应的比赛角色,并在角色表现过程中体会到竞技中的团队精神和不抛弃、不放弃的行为品质,通过这种形式的多次训练,学生就会逐步具备将所习得的行为意识转化为自己行为表现的能力,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三)拓展体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各种道德教育内容的接触和了解
德育教育是通过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引导来促使其行为表现发生明显的变化,实现学生德育水平和能力质的飞跃,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贯穿到日常的体育教学之中。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德育培养路径。例如学校可以适当地安排竞技类体育教学内容,在对学生竞技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的同时,增加学生对各种道德教育内容的接触和了解,不断训练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精神。
(四)完善对德育教育效果的评价
教育评价既是对当前教育活动开展效果的实际考察,也是及时发现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重要方式。结合技工学校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教师要经常性地开展德育教育效果的评价,根据学生德育表现情况来及时掌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优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结束语
综上述,技工学校作为专门针对初中或高中毕业生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在培养国家发展紧缺的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技工学校的教育除了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外,还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社会发展意识和能力。在技工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中,体育是广受学生喜爱的课程类型,一方面,体育教学能够释放学生的身心,为学生创造健康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会收获更多的友谊、伙伴感受,丰富自己的学习兴趣。正是基于体育教学的这些积极功能,有必要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为学生人文素养的良好提升创造优越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侯建虎.浅谈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体能训练的重要性[J].就业与保障.2020.{4}(10):92-93.
[2]王丹.技工学校开展体育选项教学模式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2):98-99.
[3]武杨.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现状和实施路径研究[J].才智.202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