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月
内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内江 614000
摘要:地方高校思政教育状况还存在诸多问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同意具有重要的意义。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思政应将培养爱国情怀、人文道德、职业精神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从梳理和挖掘大学英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构建思政特色鲜明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创建中国文化地域文化英语语料库、搭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智能教学平台几个方面实现。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切入点;路径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017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建设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性,强调了要充分发挥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善于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课堂教学作为思政教育主渠道,全面开展专业课堂融合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协同效应,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量大面广的重要课程,在常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高校思政教育状况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意义
新形势下,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不能满足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专业课程的课堂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大学英语作为大部分地方高校传统的优势专业,如何将专业课堂有机融合思政教育值得我们进行思考与探索。
1.地方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对思政课应付和被动接受态度。当前多数地方高校的思政教育课堂仍旧停留在传统狭义的面对面授课层面,即主要以学校开设思政理论课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参与课程学习并参加考试,而学生真正的掌握情况则被忽略。当代大学生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多方面都表现出新特点,而思政课主要还是依靠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比较传统,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上部分学生做其它与课堂无关的事,如看手机,而不认真听课。二是通过课外的辅导和讲座进行思政教育。往往时间有限,学生难以较系统深入的学习理论知识,因此效果没有预期的那么好。此外,由于高校要求教师要压缩学时,提高课堂效率,专业课教师往往课程内容安排满满,没有预留进行思政教育的时间,而且大部分教师也没有充分思考去寻找专业课堂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因此,在专业课堂上,思政教育几乎没有。
2.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意义。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劣势,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只把跨文化教育看作促进语言学习的手段,大学英语教学较单调、抽象,普遍重工具性、轻人文性,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各种文化教学产品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随处可见。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缺乏辨识力,容易受到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轻则会因其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矛盾而产生困惑,重则受不良意识形态影响而走上歧途,将错误的观念当成人生信条。大学英语迫切需要增强英语教师思政意识,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学设计上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用批判性眼光看待西方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要突破传统思维,全方位进入专业课堂,前提是找好切入点,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到专业课堂内容中。那么,如何实现大学英语课堂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大学英语老师认真思索。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课堂学习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人文道德和职业精神正是大学思政教育所凝练出来的可以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深度融合的切入点。
1.爱国情怀。作为中国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有爱国之心,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强盛路上的中流砥柱,爱国情怀应是每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情怀。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努力学习,打牢基础、学好专业本领将来能够用于国家建设,在现阶段,在大学生这个岗位上就是爱国情怀的体现。体现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一方面是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下积极巩固,掌握基本理论,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2.人文道德。
人文道德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对于历史类大学生,人文道德显得更为重要,用历史类知识,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因此,学习专业课程,同时培养好学生的人文道德尤为重要。
3.职业精神。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但同时培养职业精神也很重要。职业精神是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也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需要给学生培养的职业精神。
三、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思政可以从四个方面实现:
1.梳理和挖掘大学英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思政教育内容以往较少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体现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大纲里缺乏相关内容。实际上,大学英语课程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性质,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英语课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教学各环节,优化课程设置、修订教材讲义、设置知识点考核、制定育人目标、规范育人评价标准,在完成大学英语课程既有教学目标的同时,最大化思政教育语言素材的课堂效用。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所讲授课程的性质,穿插着讲解与课程切合度比较高的思政教育内容,比方说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爱国情怀的培养、人文道德的培养和时事政治等,这样既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引导学生理解、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目的。
2.构建思政特色鲜明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注意打造“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融合”的多元课程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注重中国文化在课程教学中的比重,同时对大学语进行分类分级教学,初级阶段以培养语言能力为主,在高级阶段开设英汉对比与翻译、中国文化概要、跨文化交际等文化课程。课外教学可开展文化系列讲座、中华典籍汉英阅读大赛等活动,用英语讲中国好故事等。
3.创建中国文化、地域文化英语语料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学科特色专业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融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而是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英语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英语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搭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智能教学平台。以科研教研成果支撑教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献英语语料库、地域特色等传统文化语料库、自主开发的大学英语学习 APP 融合,形成智能学习平台,为教师教学提供资源,使英语思政文本电子化、学习直观化、分析多元化、结论科学化、成果数据化。
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为指导,围绕地方发展定位,完成大学英语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挖掘大学英语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得思政教育课堂效用最大化,打造以课程思政为引领的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参考文献:
[1]宋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J].纺织服装教育,2021,36(03):234-239.
[2]宋茂儒,邓远亮.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可行性与实施路径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21,24(02):105-109.
[3]张勇,武蓓春,叶蕾.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材整合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1(03):38-43.
[4]周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5):181-182.
[5]姜蓝,张杨,韩庆山.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英语广场,2021(12):119-121.
[6]蒙岚.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J].社会科学家,2020(12):136-141.
[7]杨婧.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0(04):27-31+5.
[8]夏文红,何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2019(30):108-109.
内江师范学院科研资助项目:沱江流域方志研究创新团队(2019TD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