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蕙璇 吴晓婷 倪超苹 陈东妮 余晓 李牧熹 许梦霓 张梦露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摘 要】 咸水歌是疍家人广泛流传的口头文化,历史上,疍家人无论是出海捕鱼,插秧种田、或是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都以咸水歌作为抒发情感的方式。本文通过论述中山咸水歌的传承和发展,能让更多的人对咸水歌了解关注,引起广大音乐工作者的思考 ,如何更好的传承和保护,这些具有珍贵价值的文化瑰 宝。
【关键词】中山咸水歌 传承 发展
咸水歌是粤语方言地区沿海船民渔家传唱的一种民歌。2006年6月,以坦洲为代表的中山咸水歌成功入选了首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意味着“咸水歌”这一民 间艺术在中山地区人们中的影响力有多大。顾名思义,中山咸 水歌,它除了中山的沙溪、大冲、五桂山等少数镇区,其它的 区镇民间过去都流行唱咸水歌,只是语言的发音差异有点不同,其它的唱腔唱法和基本旋律是一致的。事过境迁,如今的咸水歌在大多数人们的印象中只是有一个名称而已。新一代的水乡人受到异彩缤纷的文化影响,很少有年 轻人主动向健在的老歌手学习求教。一旦一位老歌手去 世,就少了一位咸水歌的传承人,更有可能导致一种咸水 歌演唱风格的失传。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教唱咸水歌 的人必然越来越少,学唱咸水歌的人更将越来越少,咸水歌的传承就有可能出现断代的危险,要如何让咸水歌传承和发展呢?笔者认为这是音乐工作者该思考的问题。
一、咸水歌的起源与现状
咸水歌一词最早见于清代学者屈大均 《广东新语》,是对疍家人传唱的所有民歌总称。又称疍歌,咸水叹、后船歌等。咸水歌的命名 ,主要是疍民繁衍生息的自然环境相关,疍民集聚的珠江三角 洲 、广西内河沿海水域,大都是沙田遍布 ,河网交错 ,与海相连, 疍民常年与大海打交道,因海水咸而得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文化生活方式逐渐丰富 ,改革开放后欧美日韩流行音乐的大举流入 ,咸水歌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面临着日渐衰落的境地 。由于方言、调式 、节奏等多方面的局限因素,爱唱、会 唱咸水歌的已经人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在年轻一代,普遍已不会唱咸水歌 ,有的人甚至还根本不知咸水歌为何物,更不要说在新一代 年青人中寻觅到好的咸水歌手。
二、学习咸水歌的意义
由于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 、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过多地重视对西方的学习与模仿,忽视了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理论特点的教学与研究,从而造成了目前高校的传统民族音乐教育严重脱节。我们应该把咸水歌整理成五线谱,这样更方便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并且可以从音乐欣赏课程,合唱课程,民族乐器演奏课程,甚至钢琴演奏课程也可以加入传统民族音乐演奏学习,这样对传承咸水歌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咸水歌的传承
艺术院校是咸水歌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阵地,我们从学生平时喜欢的音乐的形式入手,首先让他们接纳咸水歌,要从记谱规范化开始,如原本的记谱是简谱,并且没有系统记录下来,如下:
这样的谱很难提起学生研究的兴趣,所以笔者和本院老师重新用五线谱形式整理,这样更方便学生学习,如下:
以后这些资料可以作为艺术学院学生将来从事教学、演出等使用,让其广泛流传。我们并且把一些优秀的咸水歌进行重新编配出一本咸水歌精选曲集,如无伴奏合唱形式,古筝乐谱形式,吉他弹唱形式等,都是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希望能为咸水歌的传承贡献一分微薄之力。
四、咸水歌的发展
首先,咸水歌是广东特色,教育部门应该在广东中小学音乐课里加入广东传统民歌学习,把咸水歌等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将中山咸水歌的传唱工作纳入课堂教学。有条件的还可以请有关专家讲课和组织 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自己家乡特色文化的热情。
其次,要鼓励有流行中山咸水歌的农村、社区的地方领导,在搞好地方经济的同时要侧重抓好地方民间艺术的保护与 传承工作,积极发掘民间艺人、扶助支持地方民间艺术组织、 举办相关民歌会等多种工作渠道,把中山咸水歌的传承工作落 实到最基层的地方去。一、政府适当举行咸水歌的创作,改编,演唱等比赛,引起音乐爱好者的关注;二、要打破咸水歌“乡土”感,把咸水歌改编包装成有时代 气息、老中青都爱听的特色歌种外,我们还可以把咸水歌以音乐剧形式进行演出,吸引更多人关注。三、设立主题 民俗风情生态园,文化与旅游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旅游的地方有文化底蕴,会吸引更多人关注。
总而言之,咸水歌发源于广东 ,它的传承价值是值得探讨。作为一名广东人,一名当代的音乐工作者,是有义务和责任传承保护好传统民族文化。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山咸水歌这一传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一起出谋献策,让中山咸水歌随着社会发展前进的步伐继续高歌传唱。
参考文献:
【1】 费邓洪.论乐岭南_【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版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3】《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珠海出版社2009年版
【4】《坦洲咸水歌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