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枝俏
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摘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进行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翻转课堂的必要手段,但在实际运用中,小组合作学习常常出现低效或失效的现象,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除了学生方面存在学习基础不好、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外,主要是老师方面存在三个“不到位”。要想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老师必须在备课、课前训练、过程控制、多元评价、氛围营造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如果把课堂教学类比为一部“戏”,那么学生应该是承担各种角色的演员,老师的任务是做好导演。如何使学生真正“入戏”并在“戏”中学到知识、锻炼技能,很多老师采取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其基本载体是小组活动,基本要求是学生应有明确的分工,基本目的是使学生真正获得独立运用语言的机会,并通过完成共同任务进行互助性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有效性有所降低,因此,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值得深入思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或失效的几个现象
1.合作不主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不积极不主动,接到任务后,进入不了状态,不进行充分准备,不进行集体讨论;在课堂上难以“入戏”,有时只有一两个人唱“独角戏”,其他人当看客,有时互相推辞,干脆冷场,有时借机闲聊,根本不用英语交流。
2.合作不深入。有时学生对话题了解不深,分工不明确,合作浮于表面;有时小组成员之间自说自话各顾各,缺乏真正的交流,要么是照本宣科的“伪交流”,要么是随大流附和别人的观点而拙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3.合作不全面。小组合作过程中,角色分配相对固定,往往由平时成绩较好较活跃的学生唱主角,而表达能力较差或不够活跃的学生则较少获得表现和锻炼的机会,导致不少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沦为旁观者,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成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陪衬。
二、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或失效的原因分析
在学生一方,客观上存在学习基础、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参与程度参差不齐;主观上一方面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合作意愿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学生把小组合作活动当成搞形式主义,存在抵触情绪。
而老师一方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发布者、过程掌控者、效果评价者,一旦出现学习效果不佳或根本看不到效果的情况,需要从教学活动组织的全过程找原因:
1.准备工作不到位。首先是老师本身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没有充分理解。有的老师把小组合作学习简单理解为小组讨论,只要小组成员进行了热烈讨论就是合作学习,导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聊性”,难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是老师备课不到位。有的老师在备课时只从自身教学需要出发,忽略了备课备学生这一重要环节,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阶段、学习过程的差异性缺乏了解,导致分组不合理,搭配没有互补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是课前训练不到位。合作学习需要进行必要的训练,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对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效果的,这样的学习也是容易失败的。
2.过程控制不到位。首先是老师对自己的角色认识和把握不到位。有的老师认为自己只是学习任务的发布者,在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不参与,只是等待着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的老师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观察者,仅限于记录学生的表现情况。其次是老师对小组活动过程的监控缺失或不恰当,在需要打气时叫停,在需要制止跑题时放任,在还未达到学习效果时结束活动等等。
3.教学评价不到位。一是重视整体忽视个体。只对小组整体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表现,导致学生不能得到个性化的激励,从而逐渐失去合作学习的兴趣。二是重视结果忽视过程。只关注有没有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注意发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并进行适当表扬,或者对明显偏离课程方向的情况不进行及时的阻止、督促和引导。
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要想搞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老师认真备课。既要备内容,也要“备学生”。通过对学生兴趣点及表达能力的深刻把握,设计出学生愿意参与且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不能枯燥乏味和空洞直白,应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探究性,不能过易或过难,过易会使学生认为“太假”从而失去参与讨论的兴致,过难则在无形中剥夺了学困生的操作权利。合作学习需要有充裕的时间保证,因此一堂课中合作学习次数不宜过多,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钝感和疲劳感,影响学习效果。
2.进行适当训练。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一些技巧培训,比如如何组织,如何倾听,如何发言,如何质疑等。对于过程复杂一些的活动,比如情景表演、辩论赛等,老师可以提前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操练。也可以提前培训活动小组的组长,通过组长带动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角色分配、资料收集、观点分析等各项准备,既保证全员参与,又保证活动效果。
3.调控活动过程。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超然事外,而要随时注意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和进程,在关键处及时进行提示和点拨,特别是对一些“沉默”的学生和冷场的小组,要适时给予鼓励和引导,使他们重新“活跃”起来。在小组总结交流时,要提醒各组成员认真倾听,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相互补充。
4.科学合理评价。评价要多元化,即将老师点评、组间互评、组内互评、学生自评四种方式结合起来,除了给予学生肯定、鼓励和指出不足之外,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评价,学会创新。评价还要人性化,既可以是集体点评,也可以是个别点评,关键是要客观、具体,言之在理不格式化,言之有物不空洞化。
5.加强氛围建设。激发和保持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认同这种学习方式并乐于参与其中,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首先,老师应积极投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激情和合作的良好氛围,从而为合作学习打下较好的情感和意志基础。学习活动结束后,老师要整理在课堂观察、作业批改、谈心谈话中获得的信息,反思经验教训,进而做出针对性的指导和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孙乔勃.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应用[J]. 海外英语,2015(20)
[3]吴福银. “四步四查”优化高中英语小组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 英语教师,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