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感”在感悟中发展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1期   作者:王淼
[导读]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较长时间的充分感知、体验和感受中逐步建立起来。
        王淼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13中学  830011
        内容摘要: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较长时间的充分感知、体验和感受中逐步建立起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在第一学段是重点。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联系具体实物让学生在数数中建立数感,结合生活实际形成数感,让学生在经历活动的过程中积累数感,在估计与估算中优化数感,通过组织表达交流,让学生发展数感,使得学生能用数字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关键词:数感 核心素养 小学低年级
        数感作为核心词之首,受到众多教育者的关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在第一学段是重点。反思平时的教学,让我们不得不直面低年级学生数感缺乏、发展较慢的问题。数感相对比较抽象,让人觉得无从下手,培养数感的练习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等原因都导致了低年级学生会缺乏一定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沉淀、积累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结合相关内容的教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联系具体实物,让学生在数数中建立数感。
        数是抽象的数学符号,学生认识数的过程离不开数数,数数是一项内涵丰富的数学活动,它可以体现学生对数的顺序,数与数之间关系的理解。在教学中选择合适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提供实物,联系身边具体事物,通过多种形式建立数感。
        例如,刚入学的孩子喜欢数手指,指头和1到5是相对应的。知道无论从哪边数都是5根,指头的个数与数的顺序没有关系。而且数到最后的“5”既表示一共有5根指头,又表示第5根指头。一年级在认识10以内的数的时候,可以通过实物、图片、小棒等把数与具体实物对应起来数一数,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数还可以表示身边哪些的事物的数量,感受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在认识20以内、100以内的数的时候,借助具体实物小棒、计数器、算盘等,通过先估再数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十、百等数量大小的感知。?
        教师在数的认识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具体实物,逐步扩大数数、认数的范围,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头脑中建立了很多数数方法的模型,一遇到类似情况就能做出直觉反应。这是学生数感建立的重要标志。
二、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形成数感。
        “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
        再如:组织学生调查,你上学大约有多远的路程?你上学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怎样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量并绘制你家的平面图?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量?你的家乡人口是多少?同学午餐倒掉的饭菜,推算全校学生一天一个月一年浪费的粮食。
        这些数、数量单位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这种“亲数学”行为,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形成数感,使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三、经历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积累数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这样把数感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可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断积累数感。

学生既获取了知识,又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比如,一年级“综合与实践”通过学生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过程,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体验位值制思想。教学中把学生动手实践分为由少到多四个层次操作,学生边摆边思考记录,逐步理解摆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表示不同的数,以表格的形式将抽象的数位概念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并且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同样数量的圆片摆在不同数位(十位和个位)上,表示数的不同。学生在经历操作的过程中刺激大脑思维产生感悟,继而有序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数位及位值概念的理解,不断积累数感。
四、强调“四基”,让学生在估计与估算中优化数感。
        《课标》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并在具体目标中进一步提出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算。如:低年级学生在进行较大数目估算的教学时,让学生试着估算一个正常人心跳1万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1万小时相当于多少年,1万张纸有多厚等等。
        学生在估算时很少有人会凭空估计,大部分学生都是将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学生在这样的估算训练中,估算能力会逐渐提高,见到生活中的事物,能够很快地与数联系起来,体会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五、组织表达交流,让学生发展数感。
        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表达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及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发展。
        例如,低年级学生在实践作业中“用所学习的数介绍你的家和快乐生活。”表达交流对数的感知及生活中的数学。
        又如:一年级下册找规律填数中规律非常隐蔽复杂。学生要通过每一个完整的数组中的三个数间发现数量关系也就是发现规律。不同学生对“数组”的观察角度也会不同,学生在观察、发现、验证中综合运用加减法和数的组成。在交流中学生体会规律后面共同的规律。当学生填写好后,老师问:“按规律你来设计下一朵三叶草。”再一次组织交流,有学生会从整体分析规律,即用左边的大数减右边的小数都等于40,在相互交流启发下,学生会设计出不但拥有三个花瓣的规律还创造出每朵花之间的按递减的或递增顺序的规律排列。在交流中拓展思维不断发展学生数感。
        
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丰富数感。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现实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中丰富数感。 例如: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孩子和家长商量,确定一段时间担当“家庭小管家”。或是孩子独立策划组织一次家庭活动。包括:联系参加人员、场地安排、物资调配、计划开支、若外出可有出行路线、车辆调度、住宿安排…… 把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仅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而且使学生在开放的信息中不断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丰富。
        总而言之,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较长时间的充分感知、体验和感受中逐步建立起来。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联系具体实物让学生在数数中建立数感,结合生活实际形成数感,让学生在经历活动的过程中积累数感,在估计与估算中优化数感,通过组织表达交流,让学生发展数感,使得学生能用数字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