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能力培养——观察力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1期   作者:楚丹
[导读] 达尔文把观察和实践说成是通向科学的大门,巴甫洛夫把“观察、观察、再观察”当做座右铭。
        楚丹
        河南省延津县文岩街道玉成中学
        达尔文把观察和实践说成是通向科学的大门,巴甫洛夫把“观察、观察、再观察”当做座右铭。观察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并有思维参与的知觉过程。在现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基础知识比较多,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本文结合有理数教学,谈谈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在概念教学中,增强观察的目的性
        由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模型抽象出它们的本质特征,从而得到数学概念,是数学课改的一项要求。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展示实物,尽能地让学生通过观察概括出其本质属性。如学习数轴时,先拿出温度表让学生观察:一支横放的温度表,0刻度线表示0℃,以0刻度线为起点,向右一个单位刻度表示+1℃,向右两个单刻度表示-2℃,0刻度线向左一个单位刻度表示-1℃,向左两个刻度单位表示-2℃。这就是说,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接下来,一边在黑板慢慢地画出数轴,一边要求学生观察画图的动作,说明该图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在总结特征的基础上得出数轴的概念。又如学习相反数和绝对值时,先把下列各数3和-3,4和-4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原点的两边,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让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分析,得出绝对值的概念,这样的概念教学,让学生的感知活动按预定的方向和目标进行,使他们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任务而进行观察转变为主动地、自觉地、有意识地观察,增强了观察的目的性。


二、在运算法则教学中,培养观察所必备的概括能力
        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兴趣,针对有理数加法的七种情形,我给出了七个具体的两数和,如将被加数表示成某人从A地出发,第一次向东或向西走的距离,加数表示成第二次向东或向西所走的距离,则某人现在A地什么方向的多少距离对应着一个“和“并要求在数轴上画出来,让学生自己观察数轴,并通过判断把具体的两数和分成七种情况:正数-正数,负数+负数,正数-负数,负数+正数,正数-零,负数+零,零+零。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比较,进一步将上述七种情形抽象概括为三种类型: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包括零)与零格加。
        这样,学生通过实例观察、抽象,推广和发展了运算法则的概括过程,从而培养了观察必备的概括能力。
三、在激发学生兴趣中,培养观察的持久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在充满兴趣的学习活动中往往伴随着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于学习活动,领注全部的热情和力量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教师要在课前,深中、课后创造条件给学生观察的机会,良好的观察,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还能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要求观察各算式中含有几种运算、学生兴趣很高。教师可以把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的运算顺序告诉学生:同时要求学生观察、运用运算律,计算简捷,使他们感到教学“真神奇”,油然而生的好奇心又使学生行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他们进一步观察,探求新的知识,从而使得学生的观察白无意注意逐步向有意注意过渡,培养观察的持久性。
四、在分析问题中,培养观察的精确性。
        对问题的观察要仔细、全面、深刻,要有方法。依据不同要求对有理数进行分类:第一分类是将有理数分为整数(整数再分为正整数、零、负整数)和分数,第二种分为类是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
        通过观察发现这样类可以做到既不重复,也不漏,不但有利于对有理数概念的掌握,而且促使学生对享物的观察越来过深刻。
        总之,数学离不开观察,观察是讲究方法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以观察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感到观察有趣且有效,同时,又不能让学生拘泥于一种观察模式,以免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