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雅茹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桑园镇中心学校 723512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错别字现象一直是语文教师讨论的热点话题,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现象,我从错别字的现状、成因、对策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生﹔错别字;现状、成因、对策
文字是人类记载、传递、交流信息的工具。使用文字时,都要求语言纯洁、严格、规范。汉字错别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语言文字运用的不规范现象,它像毒瘤一样,正侵蚀着汉字的健康肌体。新课革提出从“重识写轻”到“识写并重”,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正确书写汉字,尽量减少错别字。本文从小学生错别字的现状、成因、对策这些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一、小学生错别字的现状
我们课题组对我校1-6年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从是否书写错别字上,41.25%的学生经常写错别字,58.75%的学生有时写错别字,没有学生认为自己从不写错别字。同时,60%的教师认为学生经常写错别字,其余40%教师认为学生有时写错别字,而没有教师认为学生不写错别字;对错别字严重程度的调查中发现,42.5%学生认为错别字情况严重,而80%教师认为学生错别字情况严重。综合两个方面得知,当前小学错别字现象严重,绝大部分学生在平时都写错别字,在访谈中得知近几年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有上升的趋势。
二、小学生错别字的原因
错别字是汉字在书写和运用中错字和别字的总称。所谓错字,就是笔画、结构有错误,不合乎规范的字。所谓别字,就是字本身没有笔画、结构上的错误。书写错别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问卷中主要是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对错别字成因进行了调查。
(一)客观原因
1.汉字自身的特点
汉字的数量极其庞大,《新华字典》中收录了11100个左右,并且笔画多,结构复杂,在两千多个常用汉字中,平均每个字有11.2笔。再加上汉字的笔画有横、竖、撇、捺、挑、折、钩、点八种,而且由这八种笔画交互错杂而成的字非常多,不少字形体或偏旁相似,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能写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很容易混淆。且同音字很多,在普通话中,有1000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存在一字多音、一音多字的现象。因而这些因素造成了学生在书写汉字时经常容易出现错误。
2.方言的影响
方言是语言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方变体。这些变体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与共同语有所不同,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往往会因为读错音而写错字,在学生作业中我们能找到“幸运”写成“信运”,“慌忙”写成“光忙”的实例。
3.社会环境的影响
语言文字是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学生除了在学校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外,还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然而小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差,如果受到各种媒体、网络不规范用字的误导,必将影响小学生正确地识字和写字。一些商店橱窗、广告宣传标语中,如将“其乐无穷”改成“骑乐无穷”“依依惜别”改成“衣衣惜别”“一往情深”改成“一网情深”“理所当然”改成“礼所当然”等等。这些现象极容易造成社会用字的混乱,引起学生误解,对学生的识字认知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主观原因
1.小学生自身原因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心智水平发展的时期,对于新事物的学习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
(1)感知、辨析不准确。小学生的知觉还比较笼统,还没有形成精确的分化能力。在识字过程中只能记住字体的大概轮廓,而对于字体细微部分则很难分辨清楚,若没有教师提醒往往会在这里多写一笔,哪里少些一笔。
(2)思想上不重视。
小学生由于收到认识的局限,没有认识到识字与写字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字多一画、少一画都无所谓。
(3)注意力分散。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十分有限,要让他们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写字上是比较困难。在写字过程中,他们往往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而写出错别字,或者受求快心理的影响,在写字过程中过于追求速度而导致错别字的产生。
(4)思维定势影响。在识字过程中表现之一,学生误认为前一个的字形影响后一个字,前一个字是什么偏旁后一个字也最容易用那个偏旁,这也就造成了错别字的产生。
(5)字迹潦草不认真。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字迹模糊,不清楚,两笔写完的部首一笔带过,横竖撇捺写的不规范,从而导致错别字产生。
2.教师自身原因
(1)教师对错别字的重视程度不够。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在没有全面掌握一个字的音、形、义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书写错误。然而,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不重视文字的规范书写,在教学生识字与写字过程中求多求快,对学生书写错别字在思想上不重视,纠正不及时,订正不严格,上行下效,所以错别字现象才会屡见不鲜。
(2)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小学阶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对难认字、易错字专门进行分析指导,不启发学生对字形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和思考,就容易导致书写错误出现。
3.家长文化水平的影响
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对错别字有重要的影响,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就不能随时正确监督学生学习,而在学生出现错别字时也不能及时指出,从而使得学生养成了错误的书写习惯,滋生了错别字的产生。另外,也有一些家长平时不注意自己对孩子的影响,经常写错别字,而小学生又很容易模仿和受人影响,因此在长期的耳濡目染情况下,其错别字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三、纠正错别字的对策
汉字表意丰富,历史悠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错别字却扭曲了意义的表达甚至使文字失去原本的交际作用。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纠正错别字的对策。
(一)学生在思想上重视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纠正错别字,首先要从学生自身做起。学生作为书写错别字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错别字的危害,使其在思想上加以重视,避免书写错别字。
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减少错别字的重要前提。小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要带着兴趣与热情去学习,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注意字的笔画及其结构,在书写过程中要对汉字保持一定的兴趣与热情,端正书写态度,就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眼到”,就是要认真观察汉字的形体与结构;“手到”,勤于动手,即认真书写汉字的每一笔每一画,加强记忆;“心到”,即用心去写,用心去记忆。在书写过程中一定要态度认真,字迹工整,确保字的笔画结构能够书写正确。
(二)教师应重视识字教学,在教学中运用普通话
作为语文教师,就应更加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应该把识字写字教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中的一个长期任务。对于学生新接触的生字和一些容易写错的字应要求学生解其义、知其形、辨其声,以此来巩固小学生建立起来的正确认知。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和近义字,使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能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认准字形,从而不断地增强辨别能力。同时,教师应以身作则,规范书写汉字,在识字写字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鼓励学生在读书或写作文时,遇到不会的或记忆不清的字查阅字典,勤问别人,弄懂字的意思及用法,逐步消除错别字。
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当前汉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用普通话教学,教学生说好普通话,从而减少在错误读音引导下的错别字的产生。
(三)规范社会用字,创造良好的用字环境
规范用字是每个公民必备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对不符合规定的招牌广告用字,进行纠正或删改,多渠道宣传写错别字的危害,逐步提高人们对错别字的认识,全社会行成规范用字的良好社会风气。
总之,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而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字。而错别字的频频出现却严重影响了汉字的使用与传承,尤其是对小学生负面影响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