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11期   作者:闵凡彪
[导读] 阅读与概括能力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说阅读本身是一个对文章素材进行梳理的过程
        闵凡彪
        山东省滕州市鲍沟镇荆林小学
        摘 要:阅读与概括能力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说阅读本身是一个对文章素材进行梳理的过程,那么概括就是要把我们在阅读中接触到的信息、获得的收获和启发充分提炼出来,否则,学生的阅读就会事倍功半,耗费精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小学语文阅读中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妥善引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

引言
        阅读是一种兴趣,概括总结是一种方法,学生不仅要喜欢阅读,更要会阅读,要善于通过概括总结来提高阅读收获,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学有所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好任务驱动、话题讨论等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概括方法,能够准确地把握阅读资料中的重要信息。随着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也会更加顺畅,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也会显著提高。
        
一、趣味导读教学,实现文本细读
        阅读教学活动中,先有阅读,然后才有概括。要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前提也是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活动中去。以往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经常会非常直白地要求学生去做阅读,读一遍,读两遍,至 于学生是否读得进去,在阅读中有怎样的心情体会,那就很少去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后续的概括能力的培养也就很难顺利推进。开展趣味导读进行文本细读,就是要让学生能够非常认真地进行阅读。教师要善于从阅读资料中寻找兴趣点,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动力。例如,在教学小学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 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围绕“旅行”和“牛”这两个关键因素激发学生兴趣:大家喜欢吃牛肉吗?牛肉的味道特别好,牛肉一直都是人们很喜欢的美食。那么,如果事情反过来,一头牛要把我们吃掉,你会不会害怕? 在这篇《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课文中,有一个小蟋蟀,它竟然被一头牛给吃掉了。而且还在牛肚子里进行了一次非常奇特的旅行。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个小蟋蟀都遭遇了什么呢?快来认真阅读课文吧!通过这样一段话的引导,教师其实是概括了这篇课文的一部分情节,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兴趣。在兴趣带动下,学生阅读时才会更加认真和细致,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才会更加准确。
        
二、编写故事梗概,锻炼学生概括能力
        要想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就要为学生设置多彩的训练课题,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地对阅读内容,进行概括总结,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大家要如何对内容进行把握。在我看来,通过编写故事梗概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是个不错的方式。所谓故事梗概,在小说创作或者电影剧情简介方面可能用得更多一些。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巧用这一种方式,让学生围绕阅读文本进行剧情的简写,用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面对一篇文章或者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学生不需要细致地描写它的情节脉络, 而是要以概括的方式把情节脉络梳理出来。


        
三、开展故事宣讲,概括情节内容
        写梗概是一个考验学生概括能力的活动,但它可以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过程,写得不好还可以调整改正。但有时候教师会发现,学生阅读文本的感受体会可能并不会十分牢固,读过一会儿就忘记了。通过宣讲故事内容来做概括训练,不仅能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可以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多彩,值得尝试。通常在故事宣讲类的口头概括表达中,教师会先给学生打好招呼,明确在学生阅读完毕后将会挑选几名学生来讲故事,让学生做好准备。 然后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文本,并努力把握其中的要点以作表述。  例如,在学习课文《景阳冈》的时候,对于这篇《水浒传》的节选文字,教师就请学生尝试去概括复述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学生在用口头语言描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概括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特别是对于武松遭遇老虎之后发生搏斗的情节,很多学生都做了创意的联想。他们会模仿老虎扑咬时候的动作, 形容武松面对老虎的时候那种什么都不怕的威武勇敢。还有的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对武松的心理活动做了非常生动的描述,让其他学生在聆听描述的时候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开展话题讨论,概括思路观点
        其实在阅读概括中,学生不一定只是对文本内容、情节、细节做概括,还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进行概括,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总结,比如概括一个人物的形象特征、概括一部作品的风格特色、概括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等,这都属于概括训练的重点内容。在这样的概括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引导,让学生的概括思维进行发散。      
        在学习课文《鲁宾孙漂流记》的时候,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思考题:鲁宾孙能在孤岛上生存下来,是因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很深入,也可以很肤浅。肤浅一点来讲,学生可以直接从课文中找答案,鲁宾孙能生存是因为他找到了木头做成筏子,从而方便运输物品;他找到了有淡水的地方,可以满足日常饮食生活;他具备良好的生活技能。 这种概括不算错,但也不是很深入。如果是深入一点地概括总结,学生可以从鲁宾孙的乐观精神、坚强毅力等优秀品格去做概括。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学生概括的内容就体现了他阅读文本的视角和思维。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反馈,教师还可以给出自己的教学评价,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把鲁宾孙身上的优秀品格、人文精神做细致的解读,这对小学生的认知成长也是有重要作用的。
        
五、开展群文阅读,对照总结概括
        群文阅读是目前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深受认可的一种创新阅读方式,它让学生跳出了单篇文本的局限,可以在多篇文本的阅读中相互对照、总结,从而有更深刻的体会,这与我们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不谋而合。教师可以围绕特定的主题来组织群文阅读活动,让大家在对照多篇文章的阅读中总结异同点,概括文本的思想主题和写作风格等。例如,在诗歌鉴赏为主题的群文阅读中,教师将《山行》《题西林壁》《游园不值》等多篇写景类的诗歌组合起来,让学生总结归纳写景诗歌的特征和规律。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概括能力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家不仅要概括一篇诗歌的写作特色、技巧,更要对多篇诗歌的特征、特点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陈革文. 加强小学生第三学段语文概括能力培养[J]. 课程教学研究,2013(04).
[2]范爱红.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