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芳 吴莉
会东县第三小学,四川省凉山州615200
摘要:现代小学数学教育早已摒弃了传统教育中只重视具体问题的解决,而忽视良好的数学习惯和科学的数学思维的形成。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的培养是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技能和形成数学思维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很多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都会有意识地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讲授。然而,受限于种种因素,目前很多小学的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意识教学中依旧是问题重重。该文就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教学现状加以论述,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优化策略,以期对小学生数学“策略意识”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意识对策
1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意义
所谓“解决问题能力”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谋略,往往是可以解决某一系列问题通用之法。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就是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手段,而这些是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积累的。在实际的小学数学学习中,不同的学生会面临不同的问题,例如,一些学生看到问题根本没有任何思路,束手无策;而一些学生虽有些解题思路,却总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无法正确解题。深究这些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难发现,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策略意识”,他们太过注重某一问题的解答,而没有总结和分析解题方法、思维的意识,使其学习困难重重。苏教版教材中特意设置的“解决问题策略”模块,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去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其形成策略意识,提升其数学思维。这一模块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困境,帮助他们事半功倍地学习。
2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2.1教学过程不完整
小学数学的教学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而又环环相扣的过程,要想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就必须重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其成为“闭环”。然而,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把教学重心放在了解决问题上,认为只要学生们顺利把问题解决了,那么教学过程也就可以结束了,而对于问题解决后对于解题思维和方法的反思和总结置之不理,认为这是学生课下自主进行的,也很少进行监督和检查,将该环节的执行依托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其被忽视。而这刚好是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策略意识”,帮助他们积累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脱节管理,不利于学生解题策略思维的培养。
2.2教师对学生学习扶持过多
现代教育倡导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教师已不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将学生提升为学习的主宰者,教师只是为学生学习而服务的。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对课堂和学生有着很强的控制欲,他们把控整个学习过程,生怕学生学习中有什么疑难,讲课讲究面面俱到,面对学生的问题也从来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得很多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形成了“有问题找老师”的思想,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包袱”全都交给教师来帮助解决,而他们却懒于思考和探索。这种情况主要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过分扶持,没有给学生提供较多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给了学生“偷懒式”学习的机会,对其了解和掌握数学解题策略极为不利。
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学生解决的能力
3.1养成良好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先要通过解决问题习惯的培养,展开潜移默化的渗透。
第一,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案例分析、数学知识的来源等,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复杂、抽象、深奥的知识,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厌恶,致使学生失去兴趣与积极性。这时,通过趣味故事、真实案例等引入,就可以先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才能引导学生踊跃参与数学学习。第二,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等,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紧紧地串联起来,悬念设置,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有趣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中来,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学指导,还应带领学生参与到生活情境中,带领学生亲自感受数学问题的存在,层层击破,并养成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习惯。第三,注重问题迁移。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不代表着去分析与解决问题。因此还需要教师注重问题迁移,引导学生亲自体验、感悟与参与,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先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法则、概念、公式,然后展开适当的练习。接下来,需要引导学生熟练与牢记,能够发现其中的运算规律。最后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口算、简便计算方法,并且展开多样化练习,提升自身的运算思维与能力,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与拓宽。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如“同学们,我们都学过哪些图形以及面积公式?”接下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互动,在反思、交流中,从多个角度来解决问题。
3.2转变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转变与创新,它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因为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不只是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展开针对性、大量的联系,通过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改良,给学生留下表达自我和探索的机会,才能获得提升。第一,教师要将数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新课程的目标,第二层次为各章节的教学目标,第三层次为每一课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与情感。还要做到准确把握与深入理解,展开逐层化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第二,要深挖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技巧与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积累一定的经验,开启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带领学生灵活运用解决方法,获得更多的体验与感悟。因此在教学中,就不能将每一课当做孤立的存在,而是要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然后将练习、思考、交流、探究、解决的时间与机会留给学生,教师只需要给予相应的提示与点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呈现,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要丰富教学活动,拓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需要展开大量的针对性练习,才能获得快速提升。因此就需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借助小组合作,借助游戏活动来丰富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顺序,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3.3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
数学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否则就与学习数学意义相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收集更多的生活资料,从而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为学生学好数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实际教学中,练习形式大多是混合使用。数学学科的本身意义是学以至用,这是数学学科的最终目的。但决不能变成题海战,题海战对学生提高解题能力有百害而无一利。那只会让学生厌学、死学,导致学习僵化。
4结束语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获得相应的解题策略。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惠芬.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教师,2015(31):64.
[2]樊本刚.小学数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J].魅力中国,2020(8):239-240.
[3]刘玉香.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3):8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