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11期   作者:刘志红
[导读]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以人为本教育的普及,以关注学生个体成长需求为特征的生命教育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价值取向。
        刘志红
        湖南省涟源市金石镇芙蓉学校   417123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阶段以人为本教育的普及,以关注学生个体成长需求为特征的生命教育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价值取向。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引导学生热爱生命、认识生命、升华生命的重要渠道。基于此,以下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生命教育;思考与实践
引言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要进行自我反思,面对当前的历史教学困境,积极寻找突破教学瓶颈的方法和手段。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学生能够通过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学生通过对初中历史的学习,能够积累必备的知识素养,为中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理解生命的本质
        生命是美好的,那么其本质又是什么呢?生物学认为,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的复合现象。笔者觉得这种定义反倒使生命失去了它原有的色彩。《说文解字》里说“生,进也。像草木生出土上。”“命,使也。从口令。”笔者更倾向于后者,一“进”一“使”道出了生命的双重内涵,及延续性和制约性。一方面,生命是一种客观存在,生命主体不断表现出生长、繁殖等行为;另一方面,生命受一定规律的制约。人的生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由多重矛盾构成的统一体。笔者认为,生命的特性主要表现为有限性和无限性两方面。生命的有限性指生命存在的时间是有限的。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一步步走向死亡。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任谁都无法规避。生命的无限性表现在生命是不可逆的,从萌芽到衰亡,从跚跚学步到步履蹒跚,都是不可逆转的。不老不死、返老还童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在客观世界里却也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生命更是无常的,是不可预测的。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生命是宝贵的,它只有一次,失之不再。生命的无限性在于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所创造的价值。一方面,我们能够创造出非生命的事物,比如:文学、艺术等。
二、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困境
        (一)历史学科的尴尬处境
        国家再三强调,初中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但是在现阶段的教育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些学生家长和学校仍然持有以主科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因此,历史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进行课程安排中,一般都会将历史课安排在下午来进行。在很多学生家长的眼中,历史课程常常被认为是一门“副科”,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也就间接导致了学生从心理上就认为历史学习并没有那么重要。在新课改中提出,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以及推理能力,并且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评价。此外,教师也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脉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但是由于历史学科师资队伍不充足,以及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历史学科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新课改的要求并没有能够真正切实落实。
        (二)历史教学队伍建设薄弱
        部分学校对历史教学的重视度不足,教师招聘人数少,从目前的现状可看出,有的学校历史教师配备不足,这也是导致历史教学效果不理想,创新教学模式无法顺利推行的关键因素。据调查,一些农村学校的历史学科课程是由学校的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有些学校的历史教师也不具备高质量的历史教学素质,学校的重视度不足,这将造成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自我否定,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热情减退。就初中生学习历史的目的而言,很大一部分就是应对考试,在这样的学习目的下,学生学习功利性大大增加,不会对历史学习产生真正的兴趣。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剖析人物经历,培养生命态度
        以人物为切入点实施生命教育具有实用性,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百折不挠的生命态度。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其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历史人物的事迹会影响学生认识、评价人生活动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可选取具有励志色彩的人物,让学生体悟这些人物的心路历程,进而思考如何使有限的生命获得更大的价值。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笔者引入了名将韩信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笔者突出了韩信人生的前后对比,以“寄食乡亲”“漂母饭信”和“胯下之辱”三个故事,说明韩信也曾不得志。在讲完故事后,请学生思考韩信甘受胯下之辱的原因,引导学生懂得人应当寄望长远,如果胸有大志便不必过于在意眼前困境。又如,《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中配有插图《勾践剑与夫差矛》,笔者便基于插图讲述了“勾践灭吴”的故事,叙述了勾践如何卧薪尝胆、厉兵秣马,在不张扬的情况下潜心努力、增长实力,直至完成大业。通过剖析这些人物的经历,引导学生树立长远目标,更理性地看待生命中的逆境,学会通过坚忍和努力来实现生命的璀璨。
        (二)感知英雄的壮举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众多,把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例如:在讲授司马迁与《史记》时,可以通过介绍司马迁身受酷刑,却忍辱负重,在狱中修成《史记》,并留下“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千古名句,告诫学生即便是死,也要有价值地死去。鸦片战争中,关天培以身殉国,甲午战争中,邓世昌与致远舰一同沉没。戊戌六公子中的谭嗣同在变法之后本能安然离开,却为了唤醒国人的麻木迂腐毅然决然选择赴死。说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豪言壮语。谭嗣同的死是否有价值呢?教师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值得,谭嗣同舍生取义为的是使无辜民众看清楚清政府的真面目,唤起民族的觉醒。不值得,古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谭嗣同完全可以不用选择死亡,而以其他方式应势而变,同样可以唤醒民众。无论是哪一个角度都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
        (三)品析典型案例,认知生命意义
        在历史中存在许多彰显生命光辉的典型案例,显示了人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顽强拼搏的精神。对于这些案例,除了要从历史意义的角度来阐述事件本身以外,还要引导学生感受事件中人物的主体人格以及人物的生命力量,进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例如,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长征这个案例便可以用来实施生命教育。长征中的红军超越生理的极限,创造了人类的奇迹,因此也出现了许多与之有关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笔者先用一节课讲解了长征的起因、路线以及结束时间,让学生了解了红军长征时间之长、道路之遥、环境之恶劣、行路装备之简陋,再用另一节课组织开展长征故事分享会。学生在课前通过查询图书馆资料和互联网检索了解了许多长征故事,再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学生的讲述主要突出了“坚韧”“乐观”“互助”等精神,每个学生的分享都对其他学生形成了启发。
结束语
        教师自身要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在渗透给学生时才能够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生命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社会的变化发展,学生性格特征的不同,逐步去摸索,真正地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历史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韩素琴.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20(34):74-75.
[2]胡娟.生命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融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
[3]孙洁.生命化教育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4]莫正梅.浅议如何让初中历史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