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新形态下民办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11期   作者:陈燕
[导读]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构建终身化、个性化、数学化、网络化的教育体系,培育与信息社会的发展相契合的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陈燕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410205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构建终身化、个性化、数学化、网络化的教育体系,培育与信息社会的发展相契合的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基于这样的社会需求,“互联网+教育”模式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其中MOOC就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产物。学分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符合当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本文将在了解民办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互联网+教育”新形态下民办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具体实施和改进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民办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2020年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普通教育项目:“互联网+教育”新形态下民办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HNJG-2020-1023),阶段性成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与新技术的创新融合发展成为各大高校教学的重点方向,以MOOC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模式逐渐成熟。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各大民办高校也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改革和创新自身的教学管理模式,推行学分制改革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因此,探究“互联网+教育”新形态下民办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办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现状
(一)学科专业设置单一、课程面较窄
        我国很多民办高校缺乏足够的资金、设备以及科研实力,这就使得它们很难开设需要耗费资源较多的专业,这种情况在理工类院校尤其普遍。由于部分民办高校对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够准确、明晰,这就导致它们在进行学科专业的设置时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专业的设置不够多元化,很多学科没有相关的选修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选课和学习的自由,不符合学分制的要求[1]。很多民办高校学科专业的分布十分集中,并且每个学科专业内所设置的课程数量较为稀少,这就使得学生没有丰富的课程选择资源,无法通过选择跨学科的课程拓展其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而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二)师资力量队伍薄弱
        首先,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较为欠缺。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毛入学率的持续提升,生师比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且这种趋势在短期内很难逆转。受民办高校办学性质的影响,其师资队伍结构缺乏合理性,退休教师和以新进的年轻教师岁占的比重最大,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以及年龄结构都存在着严重失调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其次,民办高校的师资流动性较大,发展极为不稳定。在教师个人发展、学术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待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民办高校的人才流失十分严重。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选择在民办高校临时任职,这类高校的人才流动较为频繁,这就使得其缺乏核心竞争力,进而影响了民办高校学生、科研以及教学的发展[2]。最后,民办高校的教师缺乏认同感,教学投入的力度不足,教学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受人事编制、社会观念以及民办高校发展规划的影响,很多人将民办高校作为事业的跳板,工作时缺乏积极性,这就阻碍了民办高校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基础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高等院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须制定科学地人才培养方案,高等院校实施学分制离不开整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它要求所设置课程的总量应该超过学年制,使学生具有足够的选择课程的时间。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课程设置以及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利于高校顺利实施学分制[3]。很多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总方案不合理,尽管当前很多民高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但是具体的实施却与学制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别,因为很多民办高校的课程体系必修课所占的比重过大,选修课的空间极少,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极少,所以以选课制为主要特点的学分制在很多民办高校并没有发挥其实际作用。
二、“互联网+教育”新形态下民办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施
(一)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
        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背景下,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充分发挥MMOC的优势和特点对学分制方案进行设计能够有效解决民办高校学分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首先,基于MOOC设计民办高校的学分制时,其主要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自主性、科学性、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设计原则,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4]。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课程内容,提升学生选择的空间。融合教育与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提升学生的品格、能力和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人才的质量。
        其次,基于MOOC设计民办高校的学分制方案时最主要的任务是建立健全选课制,以补考重修制和导师制等学分制管理制度为基底,不断完善后勤管理体系、学生管理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建设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信息系统,将现代化信息资源的作用发挥到做大,合理运用在线教育资源,拓宽选修课所占的比例,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设计学分制方案时应该坚持以选课制为中心的理念,在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时应该以学分为基本的计量标准,依据学分进行学籍管理、安排教学工作。以四年学制为参考标准,将修满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重要前提,每个学生修学的年限的变动范围为3至6年,如果学分修满其毕业的时间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前一年,如果未修满学分其毕业的时间最多可在原来的基础上延迟两年[5]。

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设置空间相对较大,专业课和公共必修课的选修余地较小,并且较为齐全的教师和课程资源已经在各个高等院校配备,这类课程和资源的额外需求相对较少,缺乏充足的通识教育选修课资源是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时普遍面临的难题。因此,基于MOOC设计民办高校的学分制方案时应该主要集中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设置,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设置,不断健全民办高校的学分制方案。
(二)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实施的保障策略
        要使得学分制方案能够顺利、高效地实施,民办高校必须转变办学思想,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素质、能力和知识协调发展的新型人才,运用创新思维完善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基于MOOC实施民办高校的学分制方案需要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共同协作,这就需要从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导师管理等多个角度出发保障学分制方案的有效实施。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民办高校基于MOOC的学分制方案的基础是选课制,与学年制相比,它更复杂。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之下,对每个学生进行单独管理的理念取代了原来的同一班级学生一起学习的理念,这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管理的工作量,对工作细致程度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每学期在网上选课的学生数量巨大,其中退选、改选的工作量也颇大。学生跨专业选择课程极易出现选课冲突的现象,加之选修科目较多,学生上课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这就加大了教学秩序的管理难度。此外,在“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背景下,学生课程的选择和学习都冲击着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因此,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成为民办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保障基于MOOC的学分制方案能够顺利推进,民办高校需要在充分考虑学分制下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特殊要求的前提之下,对教学评价、教学监控、教学模式、考务管理、教材管理、课程管理以及学籍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针对性地创新与改革[6]。紧扣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步伐更新教学管理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科学地进行教学管理。
        其次,要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为了顺利推进基于MOOC的学分制,民办高校需要积极引导和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与重点高校或者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整体素质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管理的难度。因此,要在民办高校有效落实学分制改革,就必须完善其自身的学生管理制度。一方面,民办高校应该加强学风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是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不具备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缺乏清晰的发展规划,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学习具有高度自主性的特点,只有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有效保障其学习的效果。因此,民办高校必须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通过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奖惩机制,进而激发和提升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动力。其二,民办高校应该建立多元管理制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7]。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很多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划、自我约束以及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能力较差,而依据学校提供的平台自主的选择课程进行学习是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重要特点,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建立多元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要建立健全导师管理制度。在学分制下,很多学生不太了解部分专业和课程,很多学生甚至倾向于选择获得学分难度较低的课程,这就使得他们很难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实行导师制,有助于为学生的学业提供专业的指导,进而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具体而言,导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其一,帮助学生熟悉专业。导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本专业和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明晰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学习内容。其二,指导学生按照学分制的规定合理选课。导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有关选课的毕业要求、教学计划、程序以及各种规定等信息;辅助学生制定与自身的就业目标、兴趣和特点相契合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理清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学生一起探讨各种选课方案的优劣,以学生个体需要为依据设计符合其自身展的学习方案,为学生提供关于职业、专业和学业的咨询服务[8]。其三,跟踪学生学习状况,督促学生及时完成线上线下的各种学习任务。指导学生线上课程的学习,帮助其解决专业学习中的遇到的问题,进而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其四,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导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相关的科研活动中,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比如撰写具有创新价值的课程论文等。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校的教学成果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民办高校中,学分制的有效推进不仅需要考虑学校的教学硬软件资源、教师资源以及资金等条件,还需要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导师管理模式。在充分结合民办高校教学现状的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促进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张燕.“双精准”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教学运行管理的实施思考[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5):10-11.
[2]房元辉.基于TQM理论的地方外语类高校学分制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20(30):55-57+61.
[3]李厥瑾,张崇武,郭隆健.高职院校试行学分制改革的探索——以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20(18):111-112.
[4]姚莉.关于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下的学业动态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构想[J].国际公关,2020(01):188.
[5]余丽霞.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教学运行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9(25):224-225.
[6]王璐,谢玥,陈瑞明,陈先进.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33):223-224+245.
[7]刘冬冬,贾博寅,董良杰.高职院校大类招生下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1):21-25.
[8]罗鸿.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淮南联合大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28):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