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湖南大汉技工学校(产业园校区)
摘要:在新时期当中,我国大力提倡和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和与之相关的工业发展领域。中职院校开设的工业机器人专业正在成为广受市场欢迎的专业,应当如何加强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实训、就业的一致性是中职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和思考,分别是:创新发展理念,注重专业实训以及对接就业渠道,从而探究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中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方法探究
工业机器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同时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不少国际机器人巨头也纷纷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在中国建立工业机器人制造工厂以及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近年来,随着国产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壮大,我国机器人制造企业、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以及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开始把发展目光转向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学生身上,力求通过人才培养来助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一、创新机器人专业发展理念
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了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出现了“工业机器人”专业。而放眼全球,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一些发达国家对于机器人专业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教育和培养体系。例如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同时在社会生产领域也能够经常看到工业机器人的身影。【1】
在中等职业院校当中,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培养模式应当以实践和应用为主,可以通过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机械工具的方法和技巧。工业机器人专业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当中通常以研究为主,在大多数的普通高等院校当中,工业机器人专业设置在一类学院机械自动化的当中,在该学院中作为第二分支专业,另外,中等职业教育对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则体现了出了与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特点,比如说中实践中操作,而不是偏向于理论研究,在中等职业院校当中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可能是机械操作工,因此该专业的发展理念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二、注重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
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离不开实训课程,实训课不同于专业课,在实训课当中学生有机会把专业课学习到的理论和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产活动当中,专业课程具有基础性,技能性和职业性的特点,随着我国产教融合的发展理念,职业教育需要在专业课的基础上开展一定的实训课,提高学生们的操作能力降低,在未来生产活动当中出现操作上的失误,并且还能够帮助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规避风险。此外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依托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来模拟相关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2】
比如说,在实训课开始之前,教师需要严格要求学生的着装规范程度,不得穿着随意,还要做好安全保护,并且要进行安全检查工作,在实训操作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督促学生时刻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养成在操作过程当中规范自身操作步骤的习惯。实训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让更多的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并且在实训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应急事件处理能力。
三、对接机器人行业就业渠道
近年来随着互利网+工业智能化的飞速发展,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院校开设了工业机器人专业,技术专业开设院校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了更好地解决该专业的就业问题,在学校当中教师可以在校指导学生就业,一些中职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上,通过开展结业考核,对于考核成绩合格的学生推荐相关的工作,还有一些企业积极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在一些中等院校当中设立企业培训班,在企业班的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企业的负责人,并且可以直接在企业班中开展相关工作,企业的部分订单由企业班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即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对于企业班的学生来说,他们入学就等同于就业,从中等职业院校的师资和学习模式上看,不过大部分的中等职业院校同步开展理论知识和实操训练课程,旨在培养出全方位的专业人才。通过科学的课程配置和实践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学有所成。
我国职业教育一直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发展技能为核心,就业渠道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大部分中职院校毕业的毕业生都会直接投入到相关的工作当中去,因此中职院校就是学生走进社会前的最后一次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的组织中,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学会服从管理。通过企业管理的模拟实践使学生从学校进入企业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消除学生的心理差异。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提出,我国正在加紧全面发展工业机器人专业,我国有关部门对工业机器人专业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部署和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推动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发展,实现中国制造业发展,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兴建.人才培养推动中职机器人专业发展[J].科学咨询,2019:107-108.
[2]梁兴建.中职机器人核心专业的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2019: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