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芬
东莞市虎门镇东方小学 广东省 东莞市 523000
【摘要 】:人之所以会积极主动思考,是因为需要解决问题。人们遇到任何的问题都要为解决问题而积极主动去思考,而思考的最终目的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在每一节课的课堂上,教师都一定要精心而巧妙地设计好提问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新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而又轻松检验自己教学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转化为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巧妙地设计好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培养。
【关键词】:课堂,问题设计,思维,能力
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设计好课堂提问的每一个问题,也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手段。数学问题要教师在课堂上精心巧妙合理地设计,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巩固、启迪和深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不断追求并思索如何巧妙设计课堂提问,以课堂问题设计为切入口,通过对课堂提问的每一个问题的仔细设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正文】
一、设计探究式提问,培养学生灵活性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中,新知识的不断呈现一定要考虑是否适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还需要考虑是否适应他们年龄特征的认知条件和能力。根据这一原理,我认为问题的巧妙设计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的渐变,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学生就可以体验到“跳一跳”或者努力一下就可以摘到果实。因此,在课堂上提问的每一个问题应该考虑是否是适中的难度,而且不应该太困难、太复杂。不然,学生不愿去思考,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缺乏信心,不愿意去探究,使问题毫无意义,从而失去问题本身的价值。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很难思考的内容,学生很不容易马上得出正确的结论。要降低问题本身的难度。围绕着同一知识点,多细分几个小问题,由简单问题到复杂问题,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一环扣紧一环,使学生的思维能按照一定的水平进行不断的逐渐慢慢上升,不停地发展,从而快捷而牢固地对新知识整体有清晰而正确的认识。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59页。(用小棒摆图形)
摆一个三角形需要用3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需要用四根小棒。摆了x个三角形和x个正方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教学时,教师提出以下三个先易后难的问题:
1.摆一个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摆x个三角形要用多少根小棒?
2.摆一个正方形用了几根小棒?摆x个正方形要用多少根小棒?
3.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要用几根小棒?摆x个三角形和x个正方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三个由易到难,难度适中的小问题去认真思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调动,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在探究每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理解并掌握的旧知识、旧经验,让学生轻松理解了新知识,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引导学生探究思维的牵引力,为开展循序渐进探究学习提供保障。从而使全体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轻而易举地牢固掌握新知识,学生的深刻性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
二、设计比较型问题,培养学生类比性思维能力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比较是经常用的思维方法。设计比较型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寻求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学生已理解并掌握的旧知识、旧经验中,类推出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整合新旧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106页《植树问题》。
1.出示例题
同学们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提问:两端都要栽,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呢?
100÷5+1=21(棵)
2.学习完这个例题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比较型的问题:(把两端都要栽,换成一端栽,另一端不栽)。
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 (一端栽,另一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引导学生思考:这时,棵数与间隔数又有什么不同的关系呢?
100÷5=20(棵)
学生解答完后,会产生疑惑,接着追问:“为什么路的总长度不变,两棵树之间的间隔不变,而植树的总棵数却变了?”抓住这一关键点,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并进行比较、思考和交流。使学生明白:两端都栽,棵数比间隔数多1,一端栽,另一端不栽,棵数等于间隔数。
3.接着再设计另一个比较型的问题:“把题目中的两端都栽,改为两端都不栽又有什么不同呢?该如何解决呢?”
结合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学生能想到: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100÷5-1=19(棵)
通过比较、分析、概括,使学生明白这三种植树问题是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三种类型题,这样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结构和解答方法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总结归纳出三种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
植树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平时在教授知识时就要潜移默化地进行训练,让学生学会类推比较,这样学生的知识结构才会得到构建、完善与发展。
三、设计启发式提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的引导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智慧要靠老师去“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要靠老师来“发”。当学生遇到学习或理解困难时,教师不但要在学法和知识理解层面上精心点拨,还要积极与学生互动,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或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或借助活动解决问题,随时就某个知识点发问,有目的性地引起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多动脑思考,从而掌握新的知识。
例如: 六年级上册第67-68页《圆的面积》。
1.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是转化为学过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2.认真思考:圆可以转化成哪些平面图形来计算呢?
(1)学生把圆分成若干(偶数)等份,剪开后,用这些近似于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2)思考:拼成的图形与圆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半径的关系)
(3)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所以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πr×r
S=πr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启发式提问,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要是为全班学生精心而巧妙地设计课堂提问。“问”出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转变、创新课堂提问,从怀疑到无可辩驳的思考。在课堂上设计由易到难,深入浅出的问题,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丽红等.设计“四式”问题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J].中小学数学.中国教育学会出版,2009.6:50.
[2]马顺红等.关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设计.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