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普特融合信息化平台的创建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11期   作者:吴善亮
[导读]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办好特殊教育”,江苏省教育厅提出要办“适合的教育”,我们秉承“一切为了残障学生的快乐成长和尊严生存”的办学理念
        吴善亮
        江苏省镇江市特教中心  212000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办好特殊教育”,江苏省教育厅提出要办“适合的教育”,我们秉承“一切为了残障学生的快乐成长和尊严生存”的办学理念,以市特教指导中心为核心,整合专家、学校、家庭、学生、社区、企业、康复机构、教育局、残联等,打造以“互联网+教康结合”为目标的普特融合信息化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实现对学生的智能化管理、个别化教育以及康复和就业指导等,实现了融合资源“共建、共用、共享”和对残障学生的针对性干预,从而有效促进我市区域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与使用。
一、平台创建的目标
        创建融合教育信息化平台主要为了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解决学校资源无法实现共享的问题:普教、特教各自为政,特教中心校的功能无法实施,我校作为镇江市特殊教育市级中心校,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辐射功能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二是解决融合资源无法实现整合的问题: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存在一些脱节,始终无法真正有效实现我们对于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为解决以上问题,创建融合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目标就是为了让每位特殊儿童掌握适合自己的文化知识、获得自己所需的康复矫正和实用的生活技能,实现资源共享、融入社会的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为让每位特殊儿童依其能力发展成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有尊严生存地“好照顾、好家人、好帮手、好公民”而奠定坚实的基础。据此,融合教育信息化平台主要实现以下四大目标:一是构建一套融合教育支持保障平台+资源库。二是构建融合教育的教育教学有效策略和实践模式。三是探索适合的融合教育平台保障支持体系和管理模式。四是建立适合的融合教育管理团队和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融合教育能力。
二、平台建设的原则
        特殊教育目前主要以普通教育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因此,我们在创建普特融合信息化平台时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共享性原则:创建融合教育信息化平台一是基于特殊需要孩子的成长需求,二是基于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功能需求。因此,平台建设由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共同规划建设,共同编写平台建设目标和架构,以满足两类学生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评估共享等方面达到共建共享。
        2、实用性原则:普特融合信息化平台建设强调“一切为了特殊需要儿童的需要”为原则,重点放在诊断与评估,个别化方案的制定,个性化的补救教学等实用性的模块。
        3、服务性原则:本市目前规划的51个乡镇、街道共建159所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但目前缺乏统一的有效管理。因此,普特融合信息化平台在建设前广泛调研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师生和特教学校的师生的需求,以真情服务于普通学校和特教学校师生的融合教育为目标。融合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框架结构如下图:
        
三、平台的功能和应用
        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创建普特融合信息化平台,主要实现以下四大功能和作用:
        1.动态监测:利用“康复云”,通过信息化支持保障平台收集特殊需要学生的各项数据,实现对全市资源中心建设的动态管理,利用平台构建资源中心建设三级管理机制,其次是利用平台实现对我市资源中心建设的跟踪管理,使各区域资源中心建设通过平台实时上报进程,实现对建设过程的全程动态管理。通过信息化支持保障平台实现对全市资源中心建设的监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特殊学生的基础信息,通过平台建设将所有特殊学生的信息集中在一个平台内,实现信息全面共享。二是特殊学生的评估诊断:利用平台可以很好的检测特殊学生的评估诊断合理、科学进行。三是特殊学生个别化康复:平台的远程监控可以监测特殊学生的个别化康复实施情况。
        2.融合康复:普特融合信息化支持保障平台具有五大创新特色:一是远程教育新模式: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的优势,采取“线上+线下”新型教学和康复模式;二是资源共享共用:集信息管理、评估、个别化辅导、职业康复技能培训、远程教育于一体化的动态平台;三是家校融合一体化:优化社会资源,社区、专家、家长、普校、特校形成合力,有效实施融合教育。四是大数据诊断评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医学评估、康复评估、教育评估。五是个别化精准干预:针对特殊学校、普通学校和重度残疾三类学生开展实时性点对点的个别化新型干预教育方式。平台的功能实现对我市各资源中心建设的规划制订、建设实施、督导评估的指导,有计划指导各乡镇资源教室开展康复指导工作。
        3.资源共享:普特融合信息化平台分为“信息资料管理平台、资源教室使用管理平台、视频指导/互动平台、在线评估平台、安置申请管理平台、个别化干预平台、管理中心平台”七大模块,集残障学生信息管理、评估、个别化教育、职业康复技能培训、远程教育集于一体,整合专家、学校、社区、家庭、学生、企业、康复机构、教育局、民政、慈善、残联等,打造以“互联网+教康结合”为目标的动态平台,将我市所有残障学生纳入整体管理,实现家校共享、校社融合、共赢发展。
        4.多元评价: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残障学生融合教育效能,我们所实施的融合教育将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一是评价内容多元化:通过实施融合教育,我们利用融合教育支持保障平台的“在线评估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学习认知能力评价、语言沟通能力评价、感觉运动能力评价、行为交往能力评价、生活自理能力评价、心理调适能力评价和技能运用能力评价等。二是评价主体多元化:通过实施融合教育,利用融合教育支持保障平台,打破以往由学校教师为评价主体的方式,通过平台,结合教育部门、家长、学生、专家的主体多元化实现对于融合教育的全面评价。三是评价方式多元化:通过实施融合教育,利用融合教育支持保障平台的数据管理系统,对学生采取书面评价、实践评价、作业评价、综合评价等多方面评价。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背景下,普特融合可以充分利用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结合残障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搭建出融合共享的特殊教育创新平台,构建了科学高效的应用管理网络体系,为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提升了区域融合教育的质量水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