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胡艳秋
[导读] 语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在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受到了学校、老师以及家长的高度关注。
        胡艳秋
        吉林省洮南市第二小学    137100
        摘要:语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在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受到了学校、老师以及家长的高度关注。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量,适当地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基础。基于此,下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能力中的一部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以及个人能力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各类阅读学习活动中会表现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会对教师开展阅读能力培养活动造成阻碍。因此,教师要拓展阅读教学的范围与形式,然后从阅读技巧的讲授与训练、阅读习惯的规划与养成这些方面,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朗读教学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在很多的语文课堂上朗读教学方式都过于简单,所以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机械式地阅读。另外,教师大部分都不会运用朗读教学的技巧,机械的阅读只会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厌恶感,无法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兴趣,激发不了学生对朗读的积极性。再加上,教师未能对学生该时期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点进行考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也使得语文教育质量下降。
1.2 阅读教学形式少
        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且教师对于朗读教育的认知匮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文内容的时间多于朗读课文的时间,所以朗读教学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另外,教师在朗读教育上缺少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不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从而导致学生在语言实际作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上出现各种问题,最终使阅读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2.1 创造良好阅读气氛,激起学生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老师应该借助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气氛,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喜欢上阅读,增强学生具有的阅读能力。首先,老师需要就语言、情感与教学气氛上来激起学生阅读兴趣,进而增强学生具有的阅读能力。比如,在讲述《找春天》这篇课文时,首先,老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到户外,感知大自然,找寻春天的痕迹,老师则在一旁用优美的语句描绘春天的美景,使学生可以从丰富多彩的春景当中感知到春天具有的魅力,进而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其次,老师应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气氛,激励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使得学生在实际阅读当中能够感受到乐趣,让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例如,在进行《咏柳》这首诗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听取相关的阅读录音,紧接着老师再组织学生来到附近的柳树下,有感情地朗读咏柳这首诗,这样不只可以培育学生具有的朗读情感,还能够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在接近课文的气氛中去阅读,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
2.2 营造阅读氛围
        读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读书可以给我们打拼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我们更得多多关注学生们的读书能力。在学校里教师们传授他们读书的技巧,引领他们去学习,制造各种机会或开展各种活动,带动他们读书的积极性。在家里,爸爸妈妈们也要对自己孩子的读书能力进行关注,给他们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当然在引导学生们去读书的时候,教师应该给学生们做一个好榜样,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上找到读书的感觉,让他们喜欢上读书,当然,如果教师们强制学生去读书,严格规定他们什么时候读书,读哪些书,这样会让学生们产生压力,让他们感受到读书是必须去学习的一项作业时,这时便会适得其反,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教师可以在教室的角落里建立一个图书角,让学生们每人带来一本自己最爱的书,跟同学们分享,也可以让他们分享一下他们看完这本书的感悟。在班级里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让他们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可以收获到不一样的知识。
2.3 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小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比较弱,并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又要维持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教师在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需考虑文章的篇幅、理解难度、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因素,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可为一年级学生推荐《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我妈妈》《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等内容易于理解的神话故事、童话故事、亲情故事,以丰富学生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体会阅读的喜悦。如在《大自然的声音》一课中,教师在授课前准备图片、标本,以丰富学生日常生活的常识。同时也可把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利用读书会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分享自己读到的有关大自然声音的知识。还可以举办其他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比如去图书馆阅读、办手抄报、做阅读卡片、课前讲故事等。
2.4 布置多元阅读任务,提高阅读实践能力
        为学生布置多元的阅读任务,可以丰富课外阅读教学的价值,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实践力。所谓的阅读实践力,即是学生结合阅读活动完成各类实践的能力。要践行这一策略,教师就需要先依据学生的兴趣为他们设置不同的阅读任务,其次再结合当前阶段的综合能力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各类实践任务。“输出”是体现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写读后感、模仿写作、写演讲稿、设计表演活动等任务,引导学生提升自己阅读的理解、内化、迁移应用等能力。以五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模块的内容,为学生布置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任务。比如,阅读《红楼梦》的部分章节,然后挖掘小说中描述某个人物的细节;再如,阅读“孙悟空与牛魔王斗法”的片段,圈画出其中用得好、富有表现力的字词,然后整理成表格,并尽量运用这些字词造句;在阅读《水浒传》部分片段的过程中,与好友一起圈画出其中的精彩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设计成短剧,并进行排练。通过布置以及辅助学生完成这些多样化的任务,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迁移应用能力,还能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文学素养也得到发展。
2.5 重视阅读积累,保证阅读质量
        小学语文的学习在于积累和阅读,教师要把握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点的补充和扩展,重视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反复阅读是阅读积累的有效方法,反复阅读的作用在于能够提升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最终阅读的效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疑问,进行思考,以解除疑惑,这也是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体系的过程。此外,教师要帮助学生筛选阅读内容,尽量选择经典文章,以保证阅读质量,提升阅读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作为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时应该学会的一项重要技能,想要培育学生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就应从激起学生阅读热情开始,这是增强学生自身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而阅读习惯与阅读方式则是增强学生自身阅读能力的一项辅助手段。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老师务必要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进而在持续的实践中整理出最合适学生的阅读方式。
参考文献:
[1]颜红梅.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07):26.
[2]覃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学周刊,2021(24):13-14.
[3]石福多.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J].参花(下),2021(06):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