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廷霞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实验小学,湖北 十堰 442600
摘要: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有效推进课程改革。各种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理论衍生出来的教学思想或教学模式,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其目的均致力于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高。本文探索了有效课堂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有效教学
引言
立足于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带领学生在理解、记忆和巩固的基础上,参与充满趣味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而不是一味增强学生的训练,将学生数学技能的获得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指标。根据有效课堂建设的需求,在有限的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能使教师和学生获得更多的成长,是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实践的方向,以下即为笔者整理的个人教学经验。
一、明确学生理解能力,不盲目提高题目的难度
在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形成学习技能的同时,让学生理解数学并热爱数学,是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有效课堂的基本理念。随着各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涌现,教师可借助的教学资源增多,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帮助。而有些教师为了使课堂教学向有效教学贴近,重视数学课堂的质量而盲目提高数学题目的难度。这样难度的题目虽然能够满足学习能力好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却并不适合大部分学生,反而影响了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影响了数学教育价值的传播以及数学教学的发展。例如,教师在教学“小数乘法”时,需要将小数乘法的学习分解为几个课时。在学生初次接触小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小数乘整数的具体计算方法时,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感受整个计算过程。教师在课上设计教学问题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如学生的回馈并不是十分到位或者对整个计算过程并不十分了解,这时教师就要采取引导性语言,以降低题目的难度为准,让学生能够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这样的方法既不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能够照顾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这一角度上,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灵活采取教学方式,不盲目提高教学问题的难度,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以引导学生为目的应用教学手段
一名经验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师,不论其教学理念如何,教学手段必然是非常丰富的。以简单的课堂提问为例,既可以直接提出问题,也可以把问题蕴含在某个有趣的小故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思考。所以在教学手段的丰富性方面,重要的不是让教师掌握更多的手段,而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从引导学生的角度去应用教学手段,而不是单单思考怎样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的时候,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自的特点,二者之间又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所以,教师可以先不直接讲解知识内容,而是在黑板上分别画出一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然后提出上述问题,让学生进行观察,接着鼓励学生自由结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对黑板上图形的特征加以总结提炼。这样虽然耗时较长,但实现了引导学生的目的,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三、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减轻学生数学学习压力
由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抽象性与理论性,小学生对于抽象性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理解能力较弱,数学教师要想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就要为学生创建符合其心理发展需求的数学教学情境。 教师在创建科学有效的教学情境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生活,将数学教学理论与实际生活过程进行有效结合。
例如,在正方形与长方形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式提问,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物品有哪些,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对图形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对相关数学任务的合作解决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与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能力与综合协调能力。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减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压力。 教师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确定学生在小组内的职责和任务,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个人发展能力,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四、数学与生活充分结合,减少学生的认知障碍
教师应在学校教育中融入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此外,教师还要将数学与生活的充分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让学生看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这一过程的教学不应仅限于课本上的数字、定理或公式等,更应强调学以致用。以此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数学问题吸引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产生自发投入数学学习活动的冲动。教师所融入的生活实例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学生理解数学中抽象的概念依托于具体的实物来进行。因此,在课堂中引入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能够让学生以更加轻松的状态投入学习。例如,教师可结合课本中的捐书活动,带领学生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根据表格中的具体数据获得信息,并带领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的作用。本节课还希望学生能够学会估算,以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为重点内容,借助多样化的算法,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课本中对于捐书活动的描述较少,教师可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场景,借助教学语言使整个学习情境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教师:“我们学校设计的捐书活动开始了,这次捐书活动主要是为某地区的希望工程建设小学所设计的,他们只有一间空空的图书室,希望我们学校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能够献出自己的爱心,把图书捐献出来。但是,老师在统计数据时遇到了一些难题,根据这两个表格,你能判断出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吗?”教师边阐述边展示表格,促使学生产生帮助教师解决问题的冲动。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触“连加”的算式,先从估算入手,再通过列竖式计算验证估算的结果。
五、以拓展思维为方向组织小组合作
确保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达到教学目标,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的理想。以往,不少教师只能通过给部分学生单独讲解的方式去尝试达到这一目标。而小组合作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可以让学生之间彼此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例如,“多边形的面积”涉及到了对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单个学生解决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效率比较低。此时是组织小组合作的好机会,首先就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其次,教师要考虑对学生思维的拓展,要让学生去发现组合图形的各种可能,充分锻炼他们,让他们的小组合作能够更加充实。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去发现新的认识组合图形的方法,尝试找到认识的规律,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小组分工,充分体会。
结束语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影响了教师自身对有效教学概念的理解。教师应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需求,从小学数学学科的基本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题目,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教学,帮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陈其艳.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1(12):195-196.
[2]靳志亮.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J].新智慧,2021(05):85-86.
[3]陈鹰.基于低年级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0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