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张盼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具有趣味性
        张盼
        吉林省洮南市万宝乡中心小学  137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具有趣味性,教材内容也越来越向直观性转变,这无疑对帮助小学生学好数学这门学科是大有益处的。基于此,下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途径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将其应用于实践中,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把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及运用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把数学学好、学活。
1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首先,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课本,只传授知识,不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导致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学起来枯燥无趣,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而生活化教学打破了这种局面,在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加入了许多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数学、用数学。这样的数学课堂更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对小学生来说更加亲切。而且小学生在情境中十分活跃,整个课堂气氛被带动起来,使被动学习的小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尽情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次,以前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是片面的,认为数学就是符号、定理、法则、运算的结合体,即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未必能够提高数学成绩。数学难学的思想在很多学生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而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让小学生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教师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向小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改变了小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小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打消了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愿意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2 传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出发点,因此在课堂上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很好,但遇到实际问题并不能很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把课堂局限在教室内,没有从生活实践入手,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轨的情况。很多学生没有理论联系实践的想法,自然不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这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3.1 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十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对于小学生来说,不论是哪一科目,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成绩如何,而是能否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兴趣才是学生最大的老师,小学生唯有以兴趣为前提,才能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由于小学数学还有大量的数字及数学符号等抽象知识和概念,大部分小学生很难轻松地进行理解和掌握,这就成了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亟须解决的难题。此时,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应运而生,它能帮助降低学生理解问题的难度,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
        比如,在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程度,合理地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创造一个切西瓜的生活情境,即小明买了一块西瓜,邀请他的好朋友们一起吃。

他想买的西瓜平均分成了八块,小华吃了一块,小芳也吃了一块,小亮吃了两块儿,那么请问小华,小芳和小亮总共吃了西瓜的多少?这个西瓜还剩下多少呢?通过这个例子,教师将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转换成了趣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知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并且进行解答,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兴趣,也能够培养起他们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小学生不再头疼数学,而是爱上数学,用好数学。
3.2 借助实物进行演示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实物来进行演示,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数学教材中有一些概念是比较深奥的,如果教师单纯地讲解,学生可能很难对概念有深刻的了解。但是教师如果借助实物,就可以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多边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为学生画出不同类型的多边形,还可以借助实际的图案来进行教学,各种三角形、四边形、梯形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展示。这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图形展示过程中了解不同图形的属性,让学生对不同种类的多边形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不同图形的特性、分类及拼组,学生也会有更深刻的见解,记忆起来会更加方便,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多边形的知识。
3.3 布置生活作业,发展数学思维
        传统的数学作业都是书本形式、题海战术,作业内容缺乏新意,对小学生吸引力不大,无法达到培养小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效果。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传统作业形式进行变革和创新,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小学生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业,增强作业的应用性和生活性。教师可以布置情境观察式的作业,让小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物,记录相关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归纳,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为实现家校共育,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布置家长参与的亲子作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和家长在家中一起完成。小学生对游戏乐此不疲,在玩中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收获成功的喜悦,对数学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要及时与教师沟通,向教师反馈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以便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为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布置探究性的作业,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原型布置作业,作业内容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让小学生经过思考和反思,建设性地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
3.4 合理渗透生活化教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有效地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在课堂上合理地对学生渗透生活化教学思维,因为只有通过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案例,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内容。同时,社会生活中的实时动态,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感悟国家的发展方向。同时,通过对社会生活化思维的渗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课题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基本教学目标,合理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定期开展相关的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近期生活实践中发生的热点话题与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基本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分析,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不仅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社会时事动态,还能不断地为学生渗透生活化教学思维。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小学生迅速培养起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意识到当今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和创新,利用好生活情境教学法的方式,不断丰富生活化数学教学的形式,提高数学教材应用的创造性,并且定期进行反思和修正,采用多种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国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07):73.
[2]郭秀菊.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名师在线,2021(19):69-70.
[3]董迎霞,安介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及开展措施[J].学周刊,2021(23):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