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思政课程与历史课程双向协同育人机制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王嘉起
[导读] 自上海市逐步形成“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后,如何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王嘉起
        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  天津市  300350
        摘要:自上海市逐步形成“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后,如何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任务。因此,中职院校的思政课程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而历史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一部分,更作为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如能够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起来,将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做到育人效果最大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作为大思政育人格局下的两个分支,中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与历史课程既有着其共性,又各有不同,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发挥育人作用,形成思政课程与历史课程双向协同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职院校思政课程与历史课程的异同
        (一)中职院校思政课程与历史课程的不同点
        中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与历史课程在狭义的课程设置上有很大不同。根据2020年新课标的表述,中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一般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门课程。而作为新增设的课程,历史课的具体内容主要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二)中职院校思政课程与历史课程的相同点
        两者在“德育”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上是相同的,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者所遵循的育人脉络也是共通的,既是师生共同的实践活动,又是有计划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需要建立起一种师生的良性互动,还要明确课程的育人目的,并最终形成一定的育人效果。
        二、当前中职院校思政课程与历史课程协同育人的现状
        提及两门课程协同育人的现实状况,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历史课程“融思政难”的问题,这其中既包含学生的问题,还涉及到教师和教材、教法。合理地剖析这些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以及两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
        (一)主体意识缺失,学生上课难
        目前,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主体上趋向好转,主流学生可以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在思政课程的汲取上能够主动吸收,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着任课教师强行灌输,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思想上缺乏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为抗拒性强,这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程是表面上的东西,并不值得重视;而他们将历史课程更多地当成一种“听故事”、“找乐子”的方式,并不能真正地汲取到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在课上也就随波逐流,放任自己了。
        (二)重视程度不够,教师讲课难
        很多中职历史教师并不能及时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有限的课时中为赶任务而对教材内容不加处理,照本宣科,这一点无疑严重打击了中职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厌学情绪大增。
        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历史课上把基本史实给学生讲清楚就可以了,根本不重视“课程思政”的部分,认为历史课程中根本不包含德育内容,给学生讲授道德品质是“思政课程”的事情,与他们无关。在这种僵化教学思维的支配下,中职历史教师很少能够把历史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部分落实到实处,即使讲了,也是一带而过,生搬硬套,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反而使学生更加反感。


        (三)教材质量低,育人过程难
        虽然目前中职院校使用的历史教材在新课标改革后,有其独特之处,但与课改后的普通高中历史教材相比,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的。具体表现在教材内容以史料罗列为主,很多精彩的历史故事其本身就可以是很好的“课程思政”范例,但这些故事在教材中并没有体现出来,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能自己再额外地搜索,这也在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三、中职院校思政课程与历史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
        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双向协同育人机制,就必须紧紧抓住思政课程与历史课程中所包含的相同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提升育人水平。具体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整合价值元素,推动教学内容创新
        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历史课程,既然要做到协同育人,就要找到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将其效果充分释放,从这一点出发,就需要整合思政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教学资源,把握其中的共同点。
        思政课程要想“有意义”,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就必须先把道理讲清楚,再做到寓教于乐。教学内容创新就是要把思政课程中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的历史故事相结合。举例而言: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门课程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在课堂中向学生罗列大段的哲学原理,而忽视实体例子的讲述,就会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如果用中国改革开放的鲜活例子做背景,这样课堂氛围不仅会被调动起来,而且育人效果也会有显著提升。
        简言之,就是把思政课程中所蕴含的道德品质加之以历史故事做调和。而历史课程本身所设置的丰富故事资源恰好可以为思政课程提供补充,所以在“课程思政”的大环境中,要充分挖掘历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但要切忌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紧密贴合中职院校的专业知识和背景,将人、物和事件背后蕴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显性化,用学生能够理解、易于接受的形式予以呈现。
        (二)整合课程资源,推进教材体系改革
        对历史课程资源进行分类整合,结合目前中职院校所开设的思政课程,可以将其分为通识历史课程和专业历史课程,在保证新课标规定的72学时之下,学生主要学习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而专业历史课程是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的历史课程,例如在机电以及数控专业可以开设科学技术史等课程。这样一来既整合和优化了原有的历史课程,去除了繁文缛节,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又针对不同的专业性质,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脉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技术。以此为基础,在进行思政课程的学习时,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就会更加深刻。这也是思政课程与历史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愿景。当然,除了增设专业历史课程外,还可以设置符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挖掘当地优秀的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整合课堂内外,推实“五育”协同并举
        这一办法简言之就是帮助学生走出课堂,在教室外上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利用历史资源搭建平台,实现思政课程与历史课程在育人形式上的转变。在学校社团活动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实现思政课程与历史课程同向同行。社团教师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以景带事,以景促情。
        此外,中职院校还可以利用广播的形式,学生可以在宿舍中聆听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宣讲老师抛弃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只讲革命故事、人物传记,通过对故事的描绘让学生们深刻铭记那些书本里的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全面了解,有效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小结:综上所述,在中职院校中,思政课程与历史课程绝不是两个单一的个体,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常态化的协同育人机制,既要认清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又要在各方面有所创新,这就教师、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提升中职院校的育人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编:《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编:《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项目:2020年度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小微)课题编号:XW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