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课程思政”改革制约因素与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李波
[导读] 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对于独立学院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波
        湖南工商大学,湖南长沙 410205
        [摘要]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对于独立学院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影响独立学院“课程思政”改革的主要因素:一是办学体制和运作机制;二是师资队伍;三是学生的特点。这导致了我国很多独立学院“课程思政”改革情况不容乐观。
        [关键词]独立学院;“课程思政”;影响因素;现状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发展理念总要求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独立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问题的根本举措。本文对独立学院“课程思政”改革的制约因素和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独立学院“课程思政”改革的制约因素
        (一)办学体制和运作机制特殊
        1、办学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占重要地位
        与普通高等学校不同,独立学院出资人重点考量的是学校的办学成本和办学效益,这使得独立学院在办学中不程度上存在重经济利益、轻社会效益;重就业、轻素质等问题。
        2、学生就业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学生就业的好坏对独立学院至关重要,学生好就业,填报志愿和招录的学生就越多,收取的学费也就越多,学院出资人的投资回报率也越可观。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全力促进学生就业成为了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在此背景下,有助于学生就业的专业课、各级各类考证和实践、实习活动倍受学校和学生的重视,而那些在短时间之内难见成效的课程,如思政课和“课程思政”,被忽视或“边缘化”了。
        (二)师资队伍特殊
        1、队伍不稳定
        当前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母体院校的教师和本校专职教师构成。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已成为独立学院在竞争中求生存和谋发展的关键。但是,来自母体院校的兼职教师由于受母体学校政策的影响,难于长期、持续聘请。本校的专职教师又因缺乏归属感,流失严重。母体院校兼课教师的临时性和本校专职教师的人心不稳,造成了独立学院师资不稳定,管理难。
        2、教学任务繁重
        受独立学院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而办学体制、师资队伍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教师教学任务非常繁重,其师资无法满足教育教学和教学改革的需要。结果是,独立学院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与时俱进难。
        (三)学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学习目标功利
        当前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就业,功利化倾向明显。他们对有助于就业的专业课的重视程度普遍远远大于诸如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通识教育课。
        2、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独立学院学生高考的录取分数均低于普通本科院校,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在进入大学这一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后,他们很难改变其高中时形成的学习主动性不强等问题,绝大部分学生还会放松对自我的要求,不主动、自觉学习、更会不主动学习思政课、接受“课程思政”教育。


        3、认知水平较低
        独立学院学生由于受自身学习目标功利化、学习主动性不足、自觉性不高、综合学习能力不强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二、独立学院“课程思政”改革的现状
        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很多独立学院因其自身、教师和学生的特点,不同程度上存在“课程思政”改革难以推进的现象。
        1、学校现实表现
        由于独立学院办学体制的特殊性,导致长期以来,许多独立学院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不宣传、不设计、不组织、不管理、不跟踪,结果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可有可无、标签化、空泛化、孤岛化”的困境。近年来,有部分独立学院甚至将思政课教学时间进行了压缩。思政课“边缘化”了,“课程思政”改革很难向前推进。
        2、教师现实表现
        在认识上,独立学院思政课的“边缘化”,使许多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做出的是“冷”反应,他们认为“课程思政”根本不重要。
        在能力上,由于学校顶层设计不具体、体制机制不明确、宣传与培训不到位,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内驱力未得到激发,很多专业课教师在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融合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胜任力与“课程思政”改革的需求还存在着较大提升空间。
        在时间上,由于独立学院专业课教师教学任务异常繁重,“课程思政”改革基本是空谈,他们根本无暇开展“课程思政”研究与改革。
        3、学生现实表现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以就业为导向,他们没有意识到“课程思政”改革对其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只关心所开设的课程是否有利于自己顺利就业,加上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强,认知常常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思政课可以不学,“课程思政”可以不搞。
        如果以上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对独立学院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不利影响。为此,笔者认为,下一步独立学院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做好顶层设计;二是完善“课程思政”推进机制、建设好有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体系、教学研究体系、条件保障体系等体系;三是要加强宣传、做好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等等。
        
参考文献:
[1]邹剑波,乐见玲.独立学院特殊性研究——兼谈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的特殊困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2]邵蓉蓉.高校思政课正当性研究---兼论高校思政课正当性质疑的回应,学位论文,天津工业大学,2018。
[3]李艺英、于洋.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韩宪洲访谈录[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9年6期
        [4]孟琳等.独立学院实现“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基于课程融合的视角[J],新西部(下旬刊)2020年6期。
        [5]宣页沁.“大思政”理念下独立学院“课程思政”实现的路径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0年3期。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9〕291号;2020 年度湖南工商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我校非思政课专业教师立德树人能力有效提升研究”(校教字〔2020〕15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