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下小学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差异调查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江毅
[导读] “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开放,家庭新成员的到来,家长会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年幼的弟妹身上,同时因为物质的有限,会产生一定情况的不公正对待。
        江毅
        重庆师范大学
        摘   要:“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开放,家庭新成员的到来,家长会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年幼的弟妹身上,同时因为物质的有限,会产生一定情况的不公正对待。此时,家庭的“小原住民”心理会产生一定的焦虑、不安,进而影响其行为。父母对孩子们的教养方式是否相同,父母对孩子们的态度是否有差异,教育工作者怎样处理学生因此突发的心理应激行为,据此提出改进策略,望有助于促进家庭成员关系和谐,为教育工作者提供适用的建议,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全面二孩政策;同胞竞争障碍;家庭教养方式;儿童心理
        一、父母态度差异的影响
        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二孩家庭的数量不断扩大。根据问卷显示48.52%的孩子认为父母有偏爱家中其他的孩子,35.2%的孩子则是认为有一点,而认为父母没有偏爱的孩子占了16.17%,家庭是儿童最先置身于的教育场所,因此家庭的结构、家庭氛围,父母的言行及教育态度、方式等都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儿童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与性格气质。“新成员”的到来改变了家庭的结构,父母对“新成员”的照顾关注,使原本处于家庭中心地位的“原住民”产生了“同胞竞争效应”。[1]由于孩子性别、年龄、性格等的差异,家长对孩子教养方式、喜爱程度、关注度的不同,也会引起“同胞竞争效应”。
        二、“同胞竞争效应”的表现
        (一)安全感缺失,内心失衡嫉妒
        “新成员”的到来父母势必会对其过多地关注照顾,父母对“原住民”注意力的减少、教养方式、喜爱程度的不同,根据“原住民”气质类型的不同,其反应有所不同。胆汁质的“原住民”用一些极端的方法,如:与父母争吵、乱发脾气、乱扔东西、大嚷、大叫等吸引父母的注意,更有甚者,会将愤怒转向被偏爱的孩子。
(二) 伤心难过,默默忍受
        据调查显示,60.2%的孩子,面对父母对待有差异的时候内心是伤心难过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如:抑郁质的孩子多表现为忧郁、焦虑、缄默,原本开朗的孩子因此而变得沉默寡言。
        三、原因分析
        (一)父母的教养方式

        根据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识发展阶段来说,此时的孩子处于前习俗水平和习俗水平的过渡期,有较强的的自我中心,即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6]。当孩子因物质发生争执时,家长通常会让大孩让小孩,大孩此时的心理是以自我为中心,往往会内心不平衡而反抗,不同教养方式的家庭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的情感参与和管教方式维度,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专断型、权威型、放纵型、忽视型。[2]多数的父母选择用打骂来解决纠纷,不听取意见,一昧让大让小的也不在少数,而这样的专断型教养方式,忽视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强制其必须服从父母的要求。这样的教养方式下,形成的是一种压抑、不平等、紧张的家庭氛围,亲子之间缺乏积极的感情交流,家长没有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过度干涉,这不利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孩子的自我认识与社会性行为[3]。
(二)父母参与孩子成长的缺失
        研究调查中不少的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老一辈带孩子,难免会溺爱孩子,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发生分歧,隔代不同教养方式下,难免会形成了紧张的亲子关系。同时,单亲家庭、离异重组家庭也不在少数,尽管老一辈目不识丁,可离异后的大人也不少将孩子交给老一辈照顾。可更有甚者,离异后对孩子不管不顾,全然没有参与孩子的成长与教育。这样的孩子有着严重的认知和学业缺陷、社交退缩、缺乏平等的人际互动。心理学家海尔特研究表明:双亲不和睦较于双亲不齐全对孩子有更坏的影响。父母长期的敌对、分歧、争吵不休、紧张冲突,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和反社会行为。认知和学业缺陷、社交退缩、缺乏平等的人际互动。而家庭和睦的孩子,则心情安宁,活泼愉快。
(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期待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折射出当今家长为了孩子“为之计深远”。据调查,家长对孩子态度差异主要集中于成绩的好坏,“唯成绩论”单一的评价标准,成绩较好的孩子更容易得到父母的赞赏,而成绩相较差的孩子父母常常会说些讽刺消极的话,以期许他/她会受刺激奋发图强。其实不然,这不仅会让孩子自信心受挫,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家长会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年幼的弟妹身上,对大孩关注甚少的现象,以致于其社会行为习惯与学业表现双不佳的现象,长此以往,不仅形成了紧张的亲子关系,还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 父母缺少教育学习意识
        父母对受时间、精力、经济实力的影响而造成的态度差异不重视,常寄希望于“你长大了就明白了”,从而缺少对大孩心理的关注,没有及时沟通。同时父母也较少关注先进教育的知识,沿用传统的观念,没有学习更新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四、对策建议
        (一)父母应采用正确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以维果斯基为代表的社会文化流派[5],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作用,认为高级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来实现。家庭,以环境的形式对人的情感、认知、社会性、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父母应转变专制型教养方式,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中,人有归属和爱的需要,“新成员”的到来,“原住民”会担心他们是不是会抢走父母对自己的爱,表现出比平常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父母的陪同、帮忙。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关注细节,应平衡孩子之间的爱和关注,此时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可以鼓励让大孩参与对弟妹的教养,树立其自信心。同时不忽视大孩爱的需要,给予同等的照顾与关怀。
        (二)让孩子在爱中健康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儿童最先置身于的教育场所,婚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孩子在观察模仿中慢慢长大,孩子以后的婚姻观和家庭观都受到父母婚姻关系的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孩子的社会交际和婚姻。
        祖辈教育思想应与父母的教育思想统一。由于祖辈和父辈不同的教育思想,因此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需要两代人相互沟通,泽善试教。同时,家长还是尽量自己教养孩子们,由祖辈带大的孩子和自己带大的孩子,由于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的不同,孩子们形成的性格大不相同,更容易引发冲突。毫无疑问,父母生育了孩子就把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交给祖辈家长是及其不负责任的做法,毕竟孩子是不能选择父母的。
        五、结语
        首先,通过调查与现状相结合,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因父母态度差异产生的“同胞竞争效应”、父母的专断型教养方式、父母参与孩子的教育缺失、膈辈教育与父母婚姻质量对孩子们的影响。这就需要家长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内心意愿,避免“比较教育”;增强亲子陪伴、同胞关系,增加情感互动,消除亲子之间的情感危机;促进平衡孩子之间的爱与关注、加强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视,及时发现,采取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出此过渡期,有益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家庭关系和谐。
        最后,本调查是基于重庆市潼南区某小学8—10岁儿童,并发放问卷310份,除独生子女、污损、丢失外,收回有效问卷275份。研究对象区域范围狭窄,数量较少,并且对象父母可能会受所选区域的经济、教育水平等影响而呈现的教养方式具有片面性,故而不能完全代表该年龄段父母的教养方式。并且笔者作此文时倍感知识储备浅薄,国外文献翻阅较少,分析问题和提出的策略还有待丰满,“学无止境”,望在日后的学习中加以提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