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金宽
沙湾市四道河子镇中心学校 832104
摘要:现阶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的教学除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以外,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身心发展的引导。本文就从分析小学数学课堂现状出发,探索了将德育教育融入数学教学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现状;措施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应当是每个科目的发展要求,数学学科历史悠久,也注重逻辑思维与计算能力的培养,更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时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及核心素质。在小学阶段,学生还未形成确立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理念,能够很好地对学生三观的形成起到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灵活穿插德育教育,立足于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改革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正确向上的影响,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现状
1.1缺乏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
在小学课堂中,师生互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由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学课堂上老师更注重于对班级气氛的掌握和对学生注意力的调整,所以很少把时间用在与学生的互动上。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互动的频率不高,即使有少有的互动,也没有很大的新鲜感,而且在课堂中对学生没有针对性,也导致学生的参与感不高。另外,以往的小游戏等做法,已经在小学课堂的应用中相当普遍,所以创造出合适的师生互动环境,还需要学校设置多媒体教学,而如今拥有该项设备的小学占比也不够大,这些都导致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没有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
1.2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不够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还是在使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不会写的题就背解题“套路”,导致数学教学的环境枯燥,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在数学计算中,我们是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计算之后,最终得到结果。结果固然对最终的数据分析起了很大作用,但更应该注重的是整个运算过程中的思维分析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注重最终的结果,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分析能力,并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一味地追求正确答案是一种教学中的错误观念,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只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为他们的独立思考打下基础。
二、将德育理念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措施
2.1将德育教育理念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课本的使用在课堂上占据很大时间,所以教师可以从数学教材入手,提前将教材内容的各个方面与能够引申出的德育教育相融合,并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小学教材中的内容如果经过深度挖掘,也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例如在学习“认识时钟”这一部分时,教师就可以从引导学生发现时间流逝的具体表现开始活跃课堂氛围,讲解一些中国历史上计时用具的发展史,进而推动课堂进程,最后通过让学生观察时钟、认识时钟来激发他们对时间这一概念的重视和理解,呼吁孩子们珍惜时间。这种将德育教育融入数学教学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基于课本教材的同时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也是对学生各方面思想的启蒙和引导。教师通过对课本教材的深度探索来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在数学课上的积极性,一方面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2.2通过小组合作来锻炼学生能力
小学数学注重学生基础数学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材上有许多思考互动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落实。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通过各组员之间的合作来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就可以让每个小组探讨长方体、正方体、圆锥和球的基本特征,以及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列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积极讨论,共同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对得到答案最快、最有条理的小组进行鼓励和奖励。这种划分小组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班集体的感情,也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探究问题。
2.3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灵活创造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产生较强的代入感,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学情境的创设通常分为生活情景的创设及思维问题的情景创设两个方面。
学生对于数学公式和定理的感知,往往要先从自己的生活入手,与其先长篇大论,不如先切身体会。老师在对于学生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创设出情景,使学生在阅读生活的同时阅读数学。比如在学习一些新知识时,老师可以将课本知识引出到生活的特殊场景中,让学生列举出这些课本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从而将生活与数学相结合;除此以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
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要立足于如何带动学生的思维模式,或者说用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竞赛”知识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大家熟知的“鸡兔同笼”问题,这类题目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思考,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是十分典型的思维性题目。因此,教师可以在这类题目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创设具有思维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思考的快乐。
2.4尊重学生的自我认知及个体差异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想性格方面都还没有发育完全,教师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引导者,应当尊重每个学生的自我认知,也要意识到各个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思考和见解,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积极思考的正面性,而不是认为踊跃发表观点是扰乱课堂秩序。另外,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教师也应当包容活泼的学生与外向的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遵从课堂纪律。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启蒙,所以遇到一些对数学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教师应该积极予以帮助,并估计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三、总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不进能够让数学课堂的教学不再死板生硬,也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良好品质在一举一动中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是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晓光.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思考[J]. 文渊(小学版),2019(10):280.
【2】罗甫钊.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思考[J]. 读与写,2020,17(6):185.
【3】张永林.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J]. 读与写,2020,17(2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