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楠[1] 宋宇琪[2]
[1]河北北方学院 文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围场卉原中学 河北 承德市 068450
摘要:整本书阅读是高中语文新课标中要完成的任务群之一,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的读书法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新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针对整本书阅读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助于提高学生读书效率、锻炼学生阅读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方法策略
整本书阅读有其历史渊源,也有现实依托,现阶段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贯穿于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阶段,广大语文教师应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落实好整本书教学任务群。
一、整本书阅读的历史渊源
整本书阅读并不是新的概念,而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就体现了整本书阅读理念。“四书”、“五经”作为历代士子的必读课本,也是整本书阅读。1923年教育部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叶圣陶起草),提出了“精读”与“略读”的概念。 胡适曾为中学生拟过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共有185部。梁启超又拟《国学入门书要目》,共132部;周予同《中学国文学习法之商标》附“几部重要的书籍”,共有92部,被认为“或太高深,或太漏略”。1942年,叶圣陶、朱自清在编著《精读指导举隅》之后,又编著了《略读指导举隅》,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课本学习之外,进行整本书阅读。[2]
二、运用朱子的“循序渐进读书法”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
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 曰:“循序渐进”。[3]何谓循序渐进?朱熹作了详尽的解释:以两本书而言,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本书而言,则“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他还要求: “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妄乎彼”,朱熹以生动的比喻说读书“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3] 朱熹的这个主张说明:读书要选定一个目标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书读起,读通一本然后再读另一本,读通一节然后再读另一节,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后杂乱无章地乱读一气。只要做到“循序而渐进”地读书,就会收到“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的效果。
循序渐进读书法和现在的整本书阅读相通点在于遵循书的先后顺序的基础上通读全书,按照书的先后顺序阅读,不仅符合知识由浅入深的逻辑,也遵循作品内部逻辑、作者思想情感逻辑。[4]在读书时要核外注重“整”,《红楼梦》中一条主要线索是贵族由盛转衰的悲剧,假如只读前半部分,能体悟贵族的兴盛的繁华,却看不出后边衰败的凄凉,同样只读后半部分,就无法体会贾府兴盛时所作所为其实为后来贾府的原因,《红楼梦》有这样的逻辑,其他的书也是如此。朱熹所说的通一本书也好,还是今天的整本书阅读也好,都强调遵循书的完整性和内部逻辑性,只有遵这两种特性,学生在阅读整本书时,所获得的知识才是合规矩、合目的、合逻辑的。将朱子的“循序渐进法”运用到今天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上有其不可忽略的切适性。
三、从问题入手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
新课标关于整个本书教学实施教学意见的过程中提到应完成一部小说或一部学术学术著作的阅读,重在引导学生构建整本书阅读的方法。[5]现阶段提倡的整本书阅读并不是在量上的机械累加而是在质上的精益求精。
教师可从设置有效问题切入,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但要注意在保持学生兴趣基础上巧妙的设置问题。教师指导《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时,不必急于让学生总结出每一人物形象,而是让学生在阅读基础上,找出自己喜欢偏爱的形象,可以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孙少平、孙少安,也可以是书中的次要人物孙兰香、孙兰花、孙玉厚、王满银。在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深入研读时,教师要让学生说出选择的理由?有同学说孙少平身上有坚毅、善良、执着向上的良好品质,教师就要追问孙少平的这些品质在文本中是怎样体现的?是从孙少平做的哪些事迹、说的哪句话中得出的结论呢?在一系列的问题导引下,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一番探索后得出答案,就会顺着此方向像更细处,更深处挖掘,直到通透整本书。
同样的要解决好一个问题,也离不开整本书阅读。例如在引导学生读外国名著《老人与海》 过程中设置一个问题,老人桑地亚哥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多学生不难回答出他是以“硬汉”的形象出现的,再去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硬汉形象的呢?学生很容易从课本中的节选内容分析出老人在于鲨鱼搏斗中表现了永不言败的精神,然而这样的“硬汉”形象太过干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就不难发现老人所展示的“硬汉形象”不仅仅是停留在节选内容上,老人“硬汉”形象还可从多方面分析:“一定要好好报答店主马丁”、“不能让男孩的父母看扁”、“不能辜负小孩的期望”,以及对胜利者荣誉的渴望,这些都是促使老人在搏斗中必须信念坚定,从整本书出发分析出老人的“硬汉”形象才更为丰满。从问题入手可以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反过来让学生正确的理解、解决问题也离不开整本书阅读。
四、从量力所至、贵在坚持方面来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
朱熹强调读书应“量力所至而谨守之”读书要静下心来不要太过急功近利,要符合自己的水平、量力而行才能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和自信,此外在读书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一种贵在坚持、自强不息的态度,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在新课标中的整本书阅读也是指导学生培养读书的兴趣,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不断地进行知识上、方法上的积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量的积累开始,不断坚持达到质的飞跃,让学生无论是从知识上,还是从方法上都有所得。
读书贵在坚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养成自强不息的品质,坚持读书思考,相信开卷有益,逐渐地在读书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思想观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拥护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然而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既能够做到量力而行,又能够持之以恒,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导。首先,教师在指导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落到实处,在读书书目的选择上既要有普遍性又要有特殊性,所选书目不仅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要根据学生关于读书水平差异因材施教,还需要灵活的安排好读书时间。其次,在班级上可以多开展读书研讨会,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在交流分享过程中思想碰撞,得到关于问题的不同理解与体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渐培养学生读书时善于思考,敢于交流的好习惯。落实量力而行、贵在坚持的方法,能够增强学生读书时的自信,培养学生读书的耐力、毅力。
结语
整本书阅读作为现在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任务群,在实施整本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一定的方法策略。在整本书教学过程中,在考虑现代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古代人关于读书方法的一些心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完成整本书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M].上海:中华书局,2013:10
[ 3] [元 ]程端礼.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朱子读书法 [M ].北京:中华书局, 1985:156-188
[3]余永聪.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和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9:
[4]存少辉.谈朱子读书法对中学语文阅读的借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
[5]王亦清.高中整本书阅读的教育及实践指导策略研究.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