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继华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濛阳小学
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得纳认为人的智能存在差异,同时又认为早期产生的智能差异不可怕,后天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加强后天的培养,让孩子发展优势智能,加强弱势智能,是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这是一种严肃的挑战,新课标的提出与实施正好给了我们一份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氛围。
1、课程目标、任务要明确化和高标化。
我觉得语文教学总的纲领是让学生多读、多写、多说、多积累,在不断地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例如,六年级语文课程中有一单元是关于传统习俗的文章,我认真地阅读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从总体上把握了单元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从而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在此目标的指导下,我深钻教材,制定出相应的学习任务。如教学《老北京的春节》一文,我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以时间为经线,活动为纬线的结构模式,然后再具体地分析。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先讲了人们是如何的忙碌;接下来讲春节期间的三次高潮:除夕之夜的火树银花。农历初一的拜年、踏青、逛庙会。农历十五的元宵节赏花灯、放烟花、吃汤圆的盛况;最后,老舍先生讲述了正月十九,残灯末庙,春节结束。本文的语言朴实自然,生动形象,具有老北京的韵味儿,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人们过春节的祥和与喜悦之情。
2、兴趣永远是语文学习中最好的老师。
兴趣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倾向,同时又具有较为浓厚的感情色彩。从小学一年级的懵懂孩童到六年级的睿智少年,孩子们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再到妙趣横生的认知变化的过程。其内在的动力在于对于祖国语言文化深深的热爱,而注意力、情绪、学习效果则是内部动力产生的外在表现而已。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此理念的引导下,我实施了自己的研究行动:课堂上想方设法地寻找契机,调动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鲁滨逊漂流记》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故事梗概以及平时的阅读,再进一步自由发挥:如果你误入荒岛,那么你会利用聪明的头脑采取哪些自救生存的方式呢?问题犹如一石投水,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纷纷地举起了小手。有一个孩子说:“我知道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我要去钻木取火。”有一个孩子说:“我看过纪录片《荒野求生》,我要用树皮搓一条长长的绳子,好去攀岩看远方有没有大船。”有一个孩子说:“我知道国际求救信号,我要在沙滩上用树木拼成一个大大的SOS国际求救信号。”有一个说:“我要营造一条大木筏好逃离荒岛。”有一个说:“我要向大海投放装有自己方位地图的漂流瓶。”孩子们运用自己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这么多自救方法,真了不起!这些方法,不管可行与否,我都一一地进行了表扬。从此以后,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厚了。
“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重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这句话,我深深地被这一句至理名言所折服了。人人都需要赞美,人人都渴望被赞美!我想对每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们说:“请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因为它可以激发人的内心的自豪感和上进心。”
新课标指导下的新课堂是充满爱心教育的课堂,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
”因此,做老师的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还要无私地去关心孩子的需求,鼓励性地去点燃孩子内心的期盼。
3、倡导化繁为简,一课一得,提高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多老师似乎为了力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和完美性,总先让学生把课文完整地读一遍,或者老师自己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次,然后再进行课文的字词句段、听说读写、语法修辞……课堂上的训练总是面面俱到。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觉得老师在一味地说教,感觉是味同嚼蜡,兴趣索然。试想,如果课堂没有多少新意和变化,那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怎么会高呢?课堂教学前,老师一定要充分地钻研教材,把握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堂课的知识点要有所取舍,要给学生指明清晰的学习方向。学生一看就会的不教或一语带过,教了也不会的不如不教,一课一得,不求面面俱到。
致力于一课一教,一教一得,没有了冗长的说教,减轻了教学给老师带来的压力,学生则轻松上阵,乐在其中。
4、注重层次搭配,调动孩子的学习情绪。
语文课堂上,我还融入了因人而异的教学理念。小组合作时,我把个别性格沉闷孤僻的学生和性格较为开朗活泼的语言丰富的学生编在一组。先让前者学生在后者的感染下在组内课文朗读、发言、交流、锻炼。当然,作为教师的也不是放任不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经常参加到小组中做适当的指导,交代小组其他成员多帮助性格孤僻学生,让他能较快地融入角色。只要该学生在小组内有一点进步,我和其他小组成员就会给予赞美和鼓励,让该学生充分感受到别人对他的肯定,自信心也就随之增强了。有了足够的自信,任何学生便会愿意做进一步的努力。
5、重视课外实践,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
当我们有舞台来展示自己知识的时候,我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对学习语文来说,也是这个样子的。
我经常带领孩子们开展课外实践,其中一次就是寻找来自校园的美丽。我先在教室里布置本次实践活动的任务,提出活动的具体要求(要在观察的过程中灵活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并且要求学生带上笔和笔记本做好记录。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来到校门口,有的来到操场,有的来到苗圃认真地参观、记录……在此过程中,我时不时地到学生所在的小组进行适当的引导,问他们:“你眼睛观察到什么了吗?”“你用你的手去触摸了吗?”“你调动你的嗅觉器官----鼻子去闻了吗?”对于这些问题,孩子们有的说:“我来到了校门口看到了高大的皂荚树,枝繁叶茂,像一把绿色的打伞。”有的说:“我摸了摸海棠树,感觉树干上有一些小刺,很扎手。”有的说:“我用鼻子去嗅了嗅玫瑰花,感觉玫瑰花甜香甜香的,香味儿迷人。”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感觉孩子们在本次实践活的确收获不小啊!
实践活动结束以后,我又引导学生们把自己的所见、所听、所触、所嗅和所感一一详实地写在了笔记本上。本次语文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了,该活动让学生们的口头语言表达智能得到了发展,书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最后,我想说: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老师们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新境界,总结新经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教学之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