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会玲
湖北省钟祥市郢中街道办事处陈庙小学 431900
摘要: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主要学科,语文的发展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前人总结出的一些道德哲理都存在其中。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一定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策略
小学语文学科中的作品都是经过专家和学者仔细挑选的,在思想以及艺术性上具有较高的水平,所以语文学科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影响也是长远和深刻的。因此,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科学的教学策略,深度挖掘语文德育教育的作用,提升小学生的道德修养。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素质
语文学科当中蕴含了非常多的德育教育知识,而且语文学科的教育要求与德育教育有很大的共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其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可以对学生的品德以及性格进行很好地塑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将重点倾向于德育教育,推动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
语文学科的独特性以及相对丰富的教育视角,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比如,在小学语文课文都包含了深刻的内涵,并且可以由课堂之内向课外进行延伸,进而引出德育教育的内容,所以充分地挖掘语文学科内的德育素材,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三)更加符合德育教育的现实需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教学实践活动以及演讲内容等,将语文知识与德育教育内容更加紧密地结合到一起,不仅可以弥补传统德育教学中层次不分明,缺乏针对性的问题,还可以凸显德育教育的现实需求,将德育教育的内涵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地展现出来。
二、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德育教育情境
德育教育不是表面说教,而是应该在实践和应用当中实现。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将学生置身在真实的情境当中,利用情感去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和认同,以此来提升学生在道德水平和思想观念上的认同感,这也是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德育教育重在情感激发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以这个为线索对学生进行影响和熏陶,必然可以促进学生思想道水平的提升。
(二)充分挖掘教材当中的德育素材
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对事物的认知都比较浅显,认识不到本质区别。所以挖掘课文当中的德育素材,引导学生洞察事物的本质,引出更加深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会更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建设。因此,在学习《怀念母亲》这节课时,讲述的是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对父母的尊重源于现实,而对祖国母亲的怀念则是道德品质的体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对于道德问题的辨析以及理解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所以在德育教育的渗透过程中,必须要抓住课文的核心点,使讨论的内容更加地具体,更具逻辑化。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德育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行合一,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德育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行动,并通过多种实践方式展示出来。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主题活动、作文演讲比赛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强化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比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节课的内容时,文章讲述的是有关地球的知识,教师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引出可爱的地球,之后挖掘地球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地球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地球赋予了万物生命,地球是人类伟大的母亲。在授课中教师可以将这些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之后将环保主义与人类文明结合到一起,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去植树、种草、捡拾垃、保护环境等,这些都是学生参与践行环保教育的直接体现,是学生对文明的认知,也是环保主义的直接体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陶冶情操,培养素质的重要学科。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更是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价值。此外,教师还要抓住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抓住小学生思想以及个性养成的这个关键时刻,在语文学科当中融入德育教育知识,让德育教育变得更有价值,更有内涵。
参考文献:
[1]谭改顺. 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J]. 东西南北,2020,(04):116.
[2]陆灵.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19,(11):166-167.
[3]常世明.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12.
[4]林虎.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安徽教育科研,2021,(08):103-1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