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
亳州市涡阳县第五小学 安徽亳州 233600
摘要:思维导图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有着非常好的辅助效果,将之运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当中,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从思维导图的概念分析出发,分析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意义,并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以及深化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角度提出了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于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强化对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有效整合教学资源,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内化效率,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
思维导图本身就是知识的系统性集合,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更加清楚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和逻辑关系,方便于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在传统数学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都是逐层展开,并且以单元为单位,一个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够清楚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及逻辑联系,一旦有一个学习环节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接下来的学习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在复习的时候,有些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不理想,在习题练习的时候总是出错,但是又不能够很快地进行知识的梳理,找不到知识漏洞,不能够很好地进行知识的整理和提升,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将数学知识点进行直观地呈现,明白其中的逻辑关系,方便与学生查漏补缺,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
(二)提高学生知识内化的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学质量很大一部分是由学生的知识内化效率决定的。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教学的时候,往往是集中某一重点知识展开教学,在教学的时候,恨不得“掰开揉碎”教给学生,但是有时候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忽略了学生的知识漏洞。例如在教学分数知识当中的“找最大公因数”的时候,教师通过不断举例子,展示逻辑关系,进行教学,但是学生对于之前的“倍数和因数”的知识存在漏洞,对于“因数”的理解还是一知半解,不能够很好地形成数学思维,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时候自然教学效果比较差。通过思维导图能够将两部分的知识内容进行串联,更好地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了解两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快速找到知识漏洞并进行弥补,促进学生新知识学习吸收,提高学生知识内化的效率。
(三)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更加高效构建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同时也能够突出知识的重点内容,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对于数学概念有着更加清晰的了解。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学习是数学知识教学当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教学内容。通过思维导图能够更好地展现数学概念的总结和形成过程,更好地延伸数学概念的各种变形以及应用。例如在教学“轴对称”这个数学概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学习过的一些轴对称图形进行汇总: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圆形、等腰梯形等等,通过“折叠”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空间概念,然后轴对称的一些性质,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让学生对于“轴对称”有着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想工具并不是学生自然而然掌握的,需要教师耐心进行指导教学,交给学生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如何画思维导图,之后才能够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1.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旧知识的温习学习过程
五年级数学知识的教学有很多都是再学习和再认知,需要结合之前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例如“对称图形再认知”“分数再认知”等等,都需要在温习之前的知识内容,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教师在教学的利用思维导图围绕重点内容进行前后对称的知识呈现,通过思维导图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对之前的知识有新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新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重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联想能力,在温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散思维,自主进行新知识的探索,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和整理
在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之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以及整理,主要是通过复习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更加灵活运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内化程度。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总结归纳和整理,能够将阶段性的知识内容整理到一个图表之内,让学生更加清楚直观看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同时明白各部分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以及在整体的知识体系当中的位置。方便与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快速查漏补缺,提高数学知识复习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单元知识复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组合图形知识”作为中心制作思维导图,如下:
通过这样的思维导图,将组合图形的知识和基础图形面积计算相结合,进行整体的复习和整理。让学生更加清楚了解基础图形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于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框架体系。
(二)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通过一段时间的思维导图方法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将之运用到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当中。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更加高效地在课堂教学当中运用思维导图,综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1.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绘制,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完一个单元的知识时,让学生进行自主复习,给出中心知识点,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一知识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结合单元学习的内容将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学习,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在绘制的过程当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就凸显出了学生的知识漏洞,教师在一旁进行辅助和引导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查漏补缺。
2.利用思维导图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体系
数学知识的框架体系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有了知识的结构体系,学生能够更加清楚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方便与学生深化理解以及进行实践运用。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让学生将数学公式、概念的各种变形以及应用情境、解题方法等汇总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运用方法,同时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3.利用思维导图深化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需要充分认知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同时能够充分考虑知识的运用场景。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绘制,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取长补短,让学生的思维导图更加完善,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总之,在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当中运用思维导图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明晰思维导图的特点以及优势,充分利用这一思维工具,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框架,强化学生新知识学习的能力,综合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芳.谈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21(12):32-33.
[2]吴斯娴.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