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物理教学——2017年全国卷带来的启发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月10期   作者:韩成
[导读] 本文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视角
        韩成
        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  广东省  中山市  528400
        摘  要:本文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视角,评析2017年全国Ⅰ卷和Ⅱ卷选择题,并从中得到启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地体现了物理的本质特征,将学 科基础知识、学科学习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有机融合。
        关键词:高考物理;物理教学;学科核心素养
        
        2018年广东省推出了“3+1+2”的高考模式,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在这种新制度的面前,我们应该怎样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高考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物理学科将面临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以及陈旧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摒弃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能够满足高考新制度的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而非高分低能。
        我们看到了高考考试评价的方式和内容正在慢慢地改变,逐步形成了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此同时,物理高考考试评价也从“能力立意”转变为“素养立意” 。因此,身处一线物理教学的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高考试卷,分析高考试卷透视出来的信息和特点,以此来指导我们今后的物理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更科学、更有效果。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的表现,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集中体现的带有物理特征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物理核心素养主要有“物理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等4个方面的要素构成。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非常重要,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问题的关键就是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去落实。
        以全国卷物理试题为例加以分析,研究核心素养是如何渗透在物理高考中的,以及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2017全国卷Ⅰ第18题),试题的命制思路与考查目标分析:本题以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为情境,考查了楞次定律和涡流,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图示提取信息的能力。STM使人类第一次能够实时地观察单个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态和与表面电子行为有关的物化性质,在表面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1986年发明者宾尼和罗雷尔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是一道将基础理论与现代测量技术相结合的高科技情境试题,要求学生通过试题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需要减弱外界扰动,能够判断出有效的磁性涡流阻尼的方法。此题情境科学合理、不偏不怪,有利于促进我们物理教学摒弃题海训练,引导学生重视物理思维过程,体验物理方法,感悟物理思想。
        此题的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要求学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斟字酌句的搞清每句话,要迅速掌握关键词——“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震动”,衰减就是阻碍,既阻碍上下震动,又阻碍左右震动,由楞次定律可知A图中的情景满足要求。
        案例二(2017全国卷Ⅱ第21题),试题的命制思路与考查目标分析:此题考查了电动机的原理以及安培力的知识,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很高。此题当年的得分率非常低,属于难题。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在转动过程中,分析线圈中电流方向和安培力做功情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这道题让我深受启发,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物理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加强学生课外实践性作业的布置与落实,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物理,体会物理世界的神奇。
上述两个案例的解答过程中涉及的物理核心素养分析——物理观念与应用。物理观念就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考生在建立了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和外延。
        那么,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渗透这些核心素养呢?
        一、多学习、更新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我们现在的一线物理教师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有的老师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每年基本上都是根据经验进行教学,久而久之,我们就变成了“教书匠”。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多半都成了木头人或者做题的机器人,自然也就缺少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即使分数很高,也会是缺乏科学素养。今天的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国家需要具有优秀科学素养的人才,否则中兴和华为的事件还会继续上演。我认为老师的科学素养水平将直接决定学生科学素养的起点高度。我们身处一线的教师要有一种国家使命感,多学习、多钻研、多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二、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物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是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情感、形成物理科学素养的鲜活源泉。例如,电饭煲里面温控开关的原理,就是根据铜片的热膨胀比铁片大,把铜片和铁片钉在一起的双金属片,在同样情况下受热,就会因膨胀程度不同而发生弯曲。现在广泛使用的智能手机采用了电容式触摸屏,屏幕上有一层特殊的金属导电物质,当我们手指触摸屏幕时,会与之形成一个电容器,从手机屏幕四周的电极会流出高频电流,手指会导出一小部分电流,电流的大小与距离成正比,以此来判断触摸点的位置。所以我们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同时又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物理既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
        三、引入科学技术知识到课堂
        物理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物理教学应当把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引入课堂,让学生掌握新知识,避免用陈旧的课本禁锢学生、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新知识的引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紧迫感和创新思维,以实现物理学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设计符合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情境,尽可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学习过程,主动探究以及体验成功,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最好方法。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国际科学综合实力竞争的需要。在教学中要采用开放的教学态度,鼓励学生多创造、多思考、多疑问,使学生不仅了解物理学的过去、体验物理学的今天,更能预知物理学的未来。
        物理教学最本质、最核心的追求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对物理核心素养的认识及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我们必须不断地探索、思考、实践。





        参考文献:
[1]孙福如.高考试题对物理核心素养考查的方法与启示[J].物理教师,2017,38(09):17-19.
[2]孙福如,徐善勇.高考试题对物理探究能力考查的方法与启示[J].
物理之友,2019,35(0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