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月10期   作者:袁秀华
[导读] 低段的儿童,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年龄小,头脑里的思维活动杂、乱、野,是无序的。
        袁秀华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天河小学      

        低段的儿童,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年龄小,头脑里的思维活动杂、乱、野,是无序的。听到人们谈论什么,他们就想要知道什么,喜爱盘根究底;看到什么新鲜事物,喜爱毫无头绪地猜想。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小学生面对问题的解答,往往不知从何着手,表现为看到哪里想到哪里,无一定的思维程序,突出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即在思维过程中往往不做任何逻辑推理而是利用想象和类比直接从前提跳到结论,主观随意地为问题作答案,这个思维上的无序性和盲目性,是他们思维活动中的弱点。而帮助小学生克服这一弱点,训练和培养他们有步骤、有条理、渐进式的分析思维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具有解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即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的核心,又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注重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工作与学习,都需要有序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有序性思维对孩子今后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这就需要身为人师的我们从低段教学起,就应不断去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笔者通过教学实践,逐步探索在低段如何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在此,与大家交流共享。
一、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契机,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1、  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一年级上册)
        记得在教学4的组成时,我第一次在学生通过摆小棒得出3种分法后,提出了怎样摆,能不重复不遗漏。学生一脸茫然,不知其意,我便引导孩子分小棒,把小棒逐次往左边摆放,得出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让学生感觉这就是一种有序的思维得到了有序的分法,就不会重复遗漏。在我的引导下,马上就有孩子想到也可以逐次往右边分,得出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有了这次的感受,在接下来的5、6、7、8、9、10的分解与组成的教学中,我仍然重视在教学中引导孩子有序的分解,我发现,能有序思维、有序分解小棒的人越来越多了。
2、分类(一年级上册)
        在教学分类之前,其实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将物体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但在分的时候没有顺序,看到哪个分哪个,想到哪个分哪个,往往会遗漏一些物体分不完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孩子有序的思维,有序的分类。于是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分,然后通过交流对比不同的想法和分法,发现有序思维引导下的有序分,能很快的圆满的解决问题。

如在分图形的时候,有的同学是根据类别去找图形,这往往会使速度减慢并且容易漏掉。应该引导孩子将每一个具体的图形放到不同的类别当中,这样,每一次都不会受到其它图形的干扰,图形拿完了,分类也就结束了,答案也就出来了。
3、简单的排列组合(二年级上册)
     在没有从一年级开始重视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以往的教学中,在教学简单的排列组合学生才会第一次听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因而在这节课中学生显得是难于理解,不知从何入手。然而在这一届学生中,我经过一年的教学,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可以说到此时已初见成效。这次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教学,(用1、2、3摆两位数)学生自发的提出,要按一定的顺序,可以固定十位,或者交换个位和十位,都能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到所有的两位数:12、13、21、23、31、32;12、21、13、31、21、23。
二、在作业中,抓住契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了孩子的有序思维,这还不够,因为孩子的思维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孩子只要有了老师一次的引领,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应用,但是还有更多的孩子则需要老师一次次的引领,不断的培养,才可能帮他建立起这种思维的方法。因此,我在孩子的作业时,也随时注意,只要有机会,绝不放过。比如:
1、数一数,填一填:
        
这是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中的两道题,在我们看来,这很简单,随便怎样也能找到答案嘛!但是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可不是那么简单,往往孩子不知道从何入手,一般都会看右边的物体或(下面表格中的图形)在左边或(上面)去找,就会出现数漏、数错的现象。其实这不是孩子的错,因为用上述方法,在数的过程中,每次都会受到所有物体的干扰,难免会出错。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方法,排除干扰,让孩子正确的数。我在教学时,就采取了让学生看左图,从上往下按照顺序一个一个记录在右边括号里的方法,记录完成,物体也就数完了,不会受到干扰,数的正确率就很高了,其实这也就是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一个契机。
2、连一连:

这样的题看似简单,往往学生会遗漏个别题不连。一般都会认为是孩子粗心漏掉的,而我通过关注孩子的思维过程,发现并非孩子粗心,而是孩子缺乏思维的顺序,看到哪个连哪个,当然就会有没被看到的啰!于是凡是这种连线题,我都会教孩子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做。比如上述题,我要求孩子按照算式的顺序,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一个一个的计算后连线,算式算完,题就完成了,从而不会有遗漏现象。通过多次的训练,孩子有序的思考完成这种题,效果非常不错。
作为新时期数学教师的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在数学教学中,长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付出,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