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灵
重庆市潼南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已成共识,但区域间、学校间、教师间的效果差异却比较大。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老师“灌输”得多、学生思考得少,老师主动、学生被动。很多老师的“四基”抓得扎实,地忽略了“四能”,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升则需要老师去引导,在课堂上用问题去引导学生学习(即问题导学)。本文从问题导学的现状及策略等方面提出教学建议,并用课例片断的形式加以说明,力求带给大家思考启发。
【关键词】 课堂 教学 问题导学 策略
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含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性知识等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是关于“教什么”的知识。条件性知识,即教师将本体性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的能力和智慧,它指的是教师对“如何教”的理解。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面临具体教学情境时,支持其思考、解释与决策的知识。文化知识,即教师个人拥有的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对课堂教学而言,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更为重要,因为“如何教”比“教什么”重要得多。
学生是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导。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比较好的引导方式就是用“问题”去“导学”。
一、现状与不足
目前,问题导学的现状与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意识
新课改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但仍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还很传统:课堂上老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学生被动练习得多、主动思考得少,这样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老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角色定位不准、意识不强,教师既是主导、又成主体。
(二)缺乏手段
新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为核心,就小学数学而言,它包含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 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等六大核心素养。这其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富有思想、学会思考与思辨又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以及怎么去主导、用什么去引导,很多老师感到困惑,缺乏操作的有效手段。
(三)缺乏技巧
在课堂中,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而问题导学则是教师授课的主要方式。但有些老师的课堂上“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无效问题成堆;有些老师提问大而空、指向性不明、针对性不强,让学生无从思考、不知道从何答起;有些老师所提问题比较肤浅,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导致问题的回答不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还有些老师提问时机把握不准,追问不及时、问不到点上;还有些老师对学生了解不够,对哪些问题该由哪类学生回答、哪些学生能回答哪些问题把握不好,提问的随意性较大,课堂效率不高……等等,问不到当问之时、问不到当问之处、问不到当问之人是长期困扰老师们教学的问题。
二、策略与措施
问题导学的策略与措施主要有:
(一)精心设问
提“好问题”比“提好”问题更重要,好问题要课前预设,是“死”的,提问题是课堂生成,是“活”的,只有“死去”才能“活来”。
“精心设问”是教师备课的重要部分,除了传统的备课标、备教材、备目标、备流程、备教学环节等之外,教师还要备学生、备问题。一堂课如果问题设计得好,能够很好地突出重点、巧妙地突破难点,能够循循善诱、不留痕迹地达成教学目标。这其中,知识生成过程的疑难处与例习题教学关键处的问题设计尤为重要。
课例片断:角的初步认识:
为了突破“角的大小只与张口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难点,课堂提问如下:
你能把你的角变得比老师的更大吗? 那它是怎么变的呢?
现在请你把你的角变得比我的更小一些。
在玩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什么时候角变大了,什么时候角变小了?
明明大三角板上的这个角的边要长很多,为什么却和这个小三角板上的角一样大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为学习指引方向,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二)巧妙提问
课堂教学中巧妙地提问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好“四点”:易错点、重难点、突破点、提炼点,从而优选问点,问在知识关键处;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掌握分寸,问在难易适中处;注意对象,问在学生需要处。当然,巧妙提问还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心中装有学生,教师要有“分层规划与分类指导”的意识,这样才能问到当问之人、问在学生需要之处。
课例片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习课
出示问题:( )÷25=( )
师:对于( )÷25=( ),你有办法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吗?
问题1、要使商中间有0,你能想出被除数吗?
问题2、你是怎么思考的?
问题3、这样的商和被除数共有几个?
问题4、有没有最大的被除数?为什么?
问题5、有没有最小的被除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问题6、要使商的末尾出现一个0,你能很快想出被除数吗?如果有很多,有没有最大和最小的?
设计意图:这样的递进式的设置问题,让学生回忆被除数、除数与商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猜想、思考与尝试,去解决问题。
(三)善于质问
创设开放、民主的课堂,才具备“质问”的土壤。善于质问不仅是老师要善于质学生的问,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善于质老师的问和同学的问。
课堂上师生要敢于质疑、大胆质问,在质疑与质问中探究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归纳出事物的客观规律。这个过程既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很好地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四)不断追问
不断追问,不但可以弄清楚所学的知识是什么,而且可以弄清这些知识为的是什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好的课堂教学要注重“三问”:一问,“由这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注重审题,抓关键信息产生想法,是由因索果的过程。二问,“这是由什么想到的?”,引导学生关注结论,根据结论倒推条件,是据果索因的过程。三问,“它的依据何在?”,引导学生不但关注是什么,更关注为什么,进一步强化事物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课例片断:“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2、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
3、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部分?
4、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多少?
5、怎样用计算公式表示三角形的面积?
6、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
通过不断的提问与追问,不仅使学生较好地利用旧知识进行了迁移学习,也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导学很美,能不留痕迹的达成教学目标;问题导学很妙,通过它还能牢牢的抓住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导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强化“四基”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四能”,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唐仁仕.数学课堂高层次提问的原则——“以问导学”教学策略研究之“高层次提问”的研究[J]
[2]张媛.“主问题导学提高课堂效益”教学策略研究[J]
[3]黄益群.以问题导学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策略研究[J]
[4]冯丽华."20+20"高效课堂实践"问题导学、启迪思维"r——"羧酸"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探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