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爱暖心灵----浅谈班主任在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教育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月10期   作者:王永康
[导读] 农村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发现学生存在不良行为
        王永康
        甘肃省西和县大柳九年制学校    742100
        摘要:农村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发现学生存在不良行为,并且在农村长期的工作中发现了很多学生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学生一般跟着自己的爷爷奶奶长大,爷爷奶奶知识储备、教育方法、管制精力有限,导致学生小时候养成了不好行为习惯,产生了不良的性格特征,在学校过于淘气,甚至欺负其他学生。这种现象在教学工作中并不是个例,而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作为农村一线班主任,就班主任在农村小学生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究,为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培养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学生;班主任;良好行为;策略
        一、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
    首先,爱惜是教育的前提,班主任热爱生活和学生,伸开双手拥抱全世界,爱惜学生,才能感染学生,温暖学生。赢得学生们的尊重,起到榜样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
        第二,理解是教育的基础。在孩子成长的阶段,有坏习惯是理所当然的。作为班主任,我时常积极地理解学生的行为,并提醒孩子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积极理解就是读懂孩子的内心。平等地对待学生的行动、发展需求、兴趣爱好,只有和孩子成为朋友,才能得到孩子们的亲近和信任。对于家庭有缺陷的孩子,我们要给孩子充满爱意的关心并且要有足够的理解,多跟学生交流,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应当慢慢来,班主任具有足够的忍耐力,找出原因,对问题对点出药,温暖学生的心灵,给予必要的启示和鼓励。
        最后,养成好习惯。如果想很好地教育孩子,班主任首先要以人格个性影响孩子。老师是学生心中的太阳,学生是老师的影子。教师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班主任一天都和学生在一起,以身作则要求更严格[1]。这样慢慢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养成好习惯。
        二、关注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在这方面,我们作了以下努力:
        1.制定班规
        养成良好的行动习惯,明确的要求和规范化的训练是很重要的。成长中的孩子有可塑性。想要养成好习惯,首先必须要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好习惯。作为班主任,刚开学的时候,和学生们一起建立了适合农村孩子的班级规则制度。比如说农村的父母对孩子放养现象和不重视孩子们的卫生习惯的问题。班主任提出五点要求,要求学生勤洗手,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我们要求是这几个方面,端正坐姿写作业、学习学得灵活、有目的性的玩玩耍、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
        2.监督考核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长期、细致、复杂的工序,要一直持续下去。行为心理学有“21日效果”的现象。行为和想法反复21天的话,就会成为习惯。在课堂上,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使用星级卡,星级卡是班主任和班干部用旧日历一起制作的。一张大卡的分数是10分、小卡5分。根据班级规则和小学生行为守则,每周在班上进行评价。表现好的人可以获得相应的星级卡。根据本月累计得分,授予“文明之星”、“卫生之星”等荣誉称号,使用“星级卡”定量评价学生的行动习惯,充分体现了监督和鼓励的功能。


        三、特色班级活动,成就良好行为习惯
        课堂活动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但不能盲目、任意。必须得通过有目的性的设计理念,在活动中推动学生成长,养成良好的习惯。
1.细节入手,班级垃圾有效利用。
        农村的孩子们生活在广阔的世界里,垃圾乱扔更为严重。打扫了教室后,垃圾很快又变成到处都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环境卫生习惯,可以让学生班级里的垃圾再次利用,变废为宝。同时,制作班级卫生角,鼓励学生在家里拿着小箱子放在教室后面装垃圾。在上面贴上分类标签,让饮料瓶和碎纸片等有它们该去的地方。卖废品的钱给得到“学习之星”和“文明之星”的学生买奖品。有效利用垃圾,孩子们才能不扔垃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2.正面引导,发挥榜样力量[3]。
        组织学生开展积极的正能量记录活动,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正能量,记录下这些优秀的习惯,在班级会议上相互交流,例如评选班级里最干净的桌子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组织体会生活美活动,观察旁边的走姿和坐法判断姿势之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习惯,进行“我心中的文明学生”的评选活动。总而言之,是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各种各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受到榜样的影响,形成良好的行动习惯。
        四、家校真诚沟通,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农村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比较简单,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只是对孩子身体监考状况、食物、穿得温暖、考试成绩等方面做好就行,而这样的思想观念有些不恰当的。教师可以通过家庭访问、电话交流等方式,对监护人进行宣传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2.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3]。
    大多数留守儿童被爷爷奶奶在学生阶段抚养,爷爷奶奶文化水平不高,只负责孩子的衣食起居,父母远在外地工作,父母每次打电话都只在意孩子们的考试成绩,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个人思想还有性格的发展,这种情况之下孩子容易出现不能控制的情况。但其实学生不好的行为有时只是有意识地想引起自己父母的注意,这是孩子极度缺乏关爱的表现。对此,我们通过用电话引导父母改变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意见和看法,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内心。而且,孩子们的“思想”比“才能”更重要,好的品质和行动习惯比分数更重要。并且班主任要向父母反馈孩子的进步,和父母一起鼓励孩子。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农村小学生教育中,班主任对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人品素质和思想素质,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要用真心去感化学生,理解学生行为的原因,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同时发挥学校还有家长的作用,在学校用合适的制度和方法约束和改变学生,对于家长,要推动家长思想的转变。做到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学生,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陈霞. 关爱留守儿童,用爱温暖孤独——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细节教育之赏识学生[J]. 新课程, 2019, 000(028):P.253-253.
[2]刘林立. 与生同行师爱暖心——浅谈如何通过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现育人目标[J]. 天津教育, 2019(20):54-54.
[3]刘兴奎.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16):P.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