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群
重庆市綦江区永乐小学 邮编:401434
【摘要】: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认为兴趣才是学生学习方面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那么教师想要教学好劳动教育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学生的思维、心理、竞争来阐述教师应当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学生可以喜欢上劳动,将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这门课程中。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学生;兴趣培养策略
【引言】
劳动是小学阶段十分基础的课程,它是一门非常注重于实践操作的课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劳动能力。教师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学生在日后的社会发展中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对此,对学生劳动教育兴趣培养是刻不容缓的,教师在这一方面要多加以重视。
一、兴趣培养从学生的思维出发
一般情况来说学生的思维活动主要是基于图像思维,劳动教育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是劳动教育课程显得更加的直观和实用,要求学生充分使用他们的手和大脑,学生必须在技术和劳动课程中处理实际的材料、工具和操作过程。因此,在劳动教育课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科书、图片、真实的物品以及一些作品,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氛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热情与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创造。【1】
比如,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有一个课文内容为“中国结——鞭炮结”,教师在进行这篇课文教学之前,可以先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查询关于中国结的各种图片以及来历,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结最早一开始是由于我们的祖先结绳记事演变而来的,后来才演变成了装饰品,在今天这个时代中国结的编织是希望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过得平安幸福。”先让学生对中国结有一个粗略性的印象,学生就会知道今天的教学内容是中国结这门课程,接下来教师再给学生播放关于中国结的精美图片以及编织手法,这样能够大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将会有不少的学生看着视频自己直接上手尝试制作,这样激发出了学生的兴趣,又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兴趣培养从学生的心理出发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好奇心,并且好奇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内容,劳动教育课通常对于学生来说很熟悉,学生经常看到感受到的。从而导致了学生感到劳动教育课不是新颖的,没有办法产生足够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应自觉地改变课程教学方式,以此来引导学生对这些早已非常熟悉的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以课程“洗餐具”一课为例,在正式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从家中带来两个提前准备好的装过鱼的碗,以及两盆水,一盆冷水,一盆热水。同时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大家在家里应该都洗过碗吧,那么今天教师来考验考验你们,现在这两个碗,要用哪一盆的水来洗,才能让碗洗得更加得干净并且没有鱼腥味呢?”底下的学生开启了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冷水洗得干净,有的学生却认为热水才能把碗洗干净。教师这时说到:“既然大家的意见不能统一,那我们就来尝试一下,看看到底是哪一盆的水才能把碗洗干净。”结果实验做完之后,发现是冷水洗更加干净一些。这时底下就有学生发出疑问了:“教师,为什么我在家里的时候,妈妈告诉我洗碗的时候要用热水洗才能洗更加得干净呢?”教师作出回答:“这是因为啊,不同的餐具面对不同的污渍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才行,就比如洗去鱼腥味的碗就需要用冷水才能洗得更加得干净……”教师为学生们介绍这些生活之中的小妙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好奇心,从而培养了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兴趣。
三、兴趣培养从学生的竞争出发
当然在小学时期的学生都还是处于一个比较贪玩的时期,学生在平时的玩耍中就已经体现出了学生的好胜心。并且学生在这个阶段对于比赛这件事是非常热衷的,没有一个学生会希望自己在比赛竞技中失败,学生争强好胜,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个性,来设计比赛活动让学生产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兴趣。【2】
就比如,教师在教学“擦玻璃”一课中,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先要求学生提前在家中向父母请教擦玻璃的正确方法,或者是怎么才能把玻璃擦得又快又干净。然后等到正式上课之时,教师可以把4名学生分成一组,将这些若干小组安排在不同的玻璃面前进行比赛,当然一定要注意学生在擦玻璃时的安全,看看哪一个小组是擦得最快同时也是最干净的那个。学生为了获得胜利,就会乖乖地听从父母的话学会那些小技巧。有的同学就带来了报纸,还有的学生特意准备了洋葱片,甚至还有的学生带来了专门擦玻璃的工具……最后让每一个小组进行评价,说说为什么人家可以获得第一名。通过这样的竞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对劳动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结束语
总之,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爱好并不难,关键就是能不能找到一个好的方式,只要能够有效地采取这些方法就能够大大加强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最好是要从学生的思维、心理等方面出发,希望这一篇文章里的策略见解能够给其他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我相信只要使用了正确的方式,这个问题就不再是个难题。
【参考文献】:
【1】李红婷. 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路径[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11):11-13.
【2】王鹏. 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应坚持四个回归[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0, 000(00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