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
陕西省城固县朝阳中学 723200
观察是思维的“眼睛”,观察是思维的“前哨”,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首先要通过观察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然后才能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类比等思维活动。初中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不注重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观察品质较差,因而在观察过程中存在着若干障碍,这些障碍不消除,就会严重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应该引起重视,本文浅析初中学生在数学观察中的几个障碍。
一、观察的盲目性
初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缺乏主动和自觉,他们在观察对象面前,要么盲目以对,不知应该观察什么,注意什么;要么“满河是滩”,被动的感受到种种繁杂信息,而不知观察的目的、任务何在;要么注意到次要部分,而忽略了对主要部分的感知。如此种种,都是观察盲目性的表现。针对上述情况,在引导学生观察时,首先应该明确观察目的,让学生紧紧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任务去观察,把注意聚集在与目的关系密切的部分,不被其它枝节所纠缠,从而使感受性得到提高,使思维变得清晰、准确。这样,学生即可步步为营,按确定的方向主动地进行有意识的观察,从而克服观察的盲目性,增强观察的目的性。
从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出发,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观察经验,掌握常见规律,则学生在观察中的盲目现象,便可减少。例如:(1)从具体事例概括出一般规律的观察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对象的共同规律。(2)从实例引入概念的观察中,要启发学生观察这些事例的共同点,挖掘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如引入“同类项”的概念,可启发学生,围绕各单项式所含字母以及字母指数的特点进行观察,从而找到“两相同”这一共同的本质属性。(3)在从特殊过渡到一般的观察中,要指点学生观察特殊与一般的区别与联系。
二、观察的片面性
初中学生思维不很严谨,因而他们常常是“观其一点,不及其余”,观察的结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整体、全貌;或者只能走马观花,了解到感知对象的大概轮廓,看不到各个局部、细节及其相互联系;或者对较为复杂图形的观察未能全面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或者不能判断在某一特定条件下观察对象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表现出观察的片面性。
观察是顺序知觉的过程,故克服这种观察的片面性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帮助学生确定某一观察程序,以全面反映事物的本质。引导学生确定某一程序去观察,就可逐渐做到眼观八路,在观察时就不至于丢三落四,造成遗漏。
三、观察的肤浅性
初中学生观察的深刻性品质较差,他们在观察时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象,触及不到问题的实质;洞察不到事物的隐含条件;不能透过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反映出观察的浮浅性。
学生观察的浮浅性主要来源于理解能力差,缺乏良好思维的深刻性品质。因此,要克服观察的肤浅性,培养观察的深刻性,重要的途径是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思维方式、分析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练就一副敏锐的好眼力,在观察问题时看得深、看得透、能够入木三分。另外,在解题教学中,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的隐含条件,常常是帮助学生克服目光短浅的有效方法,应该予以重视。
四、观察的狭隘性
初中学生思维不大活跃,不很广阔,在观察时爱钻“牛角尖”,不善于改变自己的观察角度,去发现的思考同一问题;很难发现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抓不住数量、式子和图形间海阔天空的联系,显示出严重的狭隘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就是说,学生的观察带有狭隘性,原因不仅仅在于知识面窄,经验不丰富,而且更在于思维的广阔性,创造性品质不佳。因此,克服观察的狭隘性,在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不断丰富观察经验的同时,还应致力于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创造性品质,鼓励他们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观察同一问题,这样,他们在观察中才可能看得宽、看得广,不至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以上四个侧面,初步分析了学生在观察中的障碍及其克服办法,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是很不够的,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们的共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