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纪律规范在体育课堂中落地生根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月10期   作者:杨俊杰
[导读] 时代的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杨俊杰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少体校   322200
        摘要:时代的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也改变着体育课堂。面对小学新生儿,体育课堂纪律规范的重要性,不仅仅只是对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也对学生的其他学科的教学纪律和综合素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体育课堂的纪律规范需要在一种淡墨无痕和润物无声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主观约束力和行为规范。
        关键词:体育课堂纪律规范; 小学新生;主观约束力;行为规范

        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体育课堂教学倍受人们重视,因为它是一种双向活动,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学”完成的。显而易见影响教学质量好坏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是想要实现“教”与“学”则需要课堂纪律规范作为重要的保障。
        但对于小学新生来说,一年级是他们求学阶段的第一个转折点,他们从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步入了小学学生时代。由于他们活泼好动、课堂纪律意识不强,加上,幼儿园学习与小学学习又有差异,如:上课时间增长,课间活动时间缩短等等,导致在大多数新生眼里,一周4节的体育课成了宝贵的“活动时间”,所以在体育课堂中爆发爱耐不住的兴奋、随便讲话、到处乱跑、打扰别人、注意力不集中、练习不听指挥等现象就时常发生。本文通过阐述体育课堂纪律规范对学生情绪控制能力和行为意向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加强小学课堂纪律规范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一、体育课堂纪律规范对小学新生的主观约束力的影响
        (一 )体育课堂纪律规范对小学新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影响
        在体育课中,学生的情感很丰富,他们可以一节课中体验喜、怒、哀、乐、愁各种情绪,但是学生在其余课堂中,情绪的体验没有那么丰富,或许随着语文课中的情景体验感情,但是那个情绪并不是学生主动抒发出来,它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赋予学生的,可以说这个情绪是由教师控制的。但是体育课中,学生的情绪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表达出来,而且这个情绪也并不一定都在教师的意料之中,面对这样的情绪,更多的是学生自身的情绪控制能力来主导。例如:在体育课中的接力比赛,要求大家依次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才能交接给下一位同学,大部分在途中摔倒的学生,面对疼痛,他们不会放弃奔跑在原地哭泣,而是立刻爬起,完成任务进行交接。对于摔倒后的悲伤情绪,他们没有立刻爆发出来,而是将它体现在任务完成以后。对于这一过程,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而且想要学生能主动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而是在课堂中提出相应的规则与要求,对于室外的体育课来说,比语文数学等室内学科对学生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效果要显著的多。所以体育课堂纪律规范可以增强小学新生的情绪控制能力。
        (二)体育课堂纪律规范对小学新生的行为意向的影响
        对于学生的纪律规范,我们有四种纪律促成方式,分别是: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对于小学一年级来说,按照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自我促成纪律可以说还未形成。在那个阶段,在语文数学等室内课的纪律中,常用的是教师促成的纪律主,任务促成的纪律为辅,而在体育课堂纪律中,除了室内课这两种的纪律外,还包括集体促成的纪律。因此可以说室内课中的纪律常以教师为主体,要求学生不能做什么;而室外体育课的纪律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还有一个特点是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时间,这对于良好行为意向产生很重要。行为意向可以因为情感的不同,产生认同或抵制这两种行为意向。在语文等室内课中,学生出现课堂纪律问题,教师主要是以教师的威严来限制学生违反纪律,但对于学生来说,他可能因为害怕教师才遵守了规则,但是内心未必产生认同的行为意向,这会导致他再次违反纪律;而体育课堂中,教师会给与学生一定的反思时间,他能及时认识到错误,这能让其内心产生认同的行为意向,产生了认同良好的行为意向,就会转化为良好的行为。因此在体育课堂中的纪律管理比在室内课中的纪律管理更容易产生认同这个良好的行为意识。


        二、加强小学新生的体育课堂纪律规范的有效措施
        当代多数教师对于体育课堂纪律规范的重要性认知存在不足,所以导致了近些年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氛围存在不足,并且学生课上随意走动,练习不听指挥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基于上述现状问题的思考,以及认识到增强体育课堂纪律规范对小学新生的重要作用,对如何加强体育课堂纪律规范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立足教学理念,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
        有一部分教师对于小学新生加强体育课堂纪律规范表示没必要,他们觉得对于一年级学生还小,刚刚进入一个新环境,得给他们一个适应的时间,所以对体育课堂纪律要求不必太严,毕竟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有这样观念的教师,对体育课堂中的纪律常难以维持。这源于教师对学生“太关爱”,他们忘却了若想要一颗树苗长成一棵大树,就要从小接受风吹雨打,才能茁壮成长。不要把自己的认为,随意强加在学生身上,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一个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作为小学新生的教师,首先要舍弃“小学新生还小”的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你会看到每一学生的发展潜力。
        (二)营造育人氛围,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对于体育教师们来说,他们都认识到了体育课堂纪律规范的重要性,但是绝大多数的教师是为了保证教学的安全,却忽视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没有意识到,增强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培养,不单单保证了教学的安全、正常教学等,而且还真正做到了育人。对于其他教师们来说,他们在课堂中更加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还忽视了纪律的规范。其实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他们更多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不管是体育教师还是非体育教师,面对小学新生,在教学中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制定课堂纪律,激活学生的自主管理
        马卡连柯说:“我们的纪律永远应该是自觉的纪律”。当纪律不再需要外在的强迫,学生都能自我促成纪律,那么课堂就实现了自主管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按照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自我促成纪律可以说还未形成,教师常采取教师促成纪律和任务促成纪律这两类,从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那么想要发展或增强该阶段学生遵守纪律的自主性,最好的方式就是充分利用集体促成的纪律。在体育课堂中,学生接触的教学环境大、教学内容丰富等等,相应的纪律就显得繁琐与复杂,当然对于一些学生易理解的纪律规范,教师可以采取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纪律;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的违纪行为,也可以采取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在这儿也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性,逐渐驱动课堂实现自主管理。
        (四)巧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实效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若想要加强课堂纪律规范,就必须采用教学机智,采取相应有效的教学方法。该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导致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从而课堂安静的纪律不能保持长久。若是一味的对于他们进行单纯的传授和灌输的方法,课堂纪律虽得到控制,但是不能激发学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动机,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也磨灭了儿童好动爱玩的天性。所以对于教师,想要学生既遵守纪律,又激发学习兴趣,就必须开动脑筋,巧用教学方法。
        三、总结
        体育课堂纪律的规范,不单能保证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也能增强小学新生的主观约束力和行为规范,并对其他学科的教学纪律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新生的行为习惯,正视学生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增强体育纪律规范,并运用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施展教学魅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程百花,《切实抓好水平一体育课堂常规》,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
[2]陶红伟,《关注体育课堂教学细节,构建合理体育课堂常规》,考试周刊,2013。
[3]刘宇虹,《规范课堂常规追求教学实效》,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
[4]潘贤呈,《浅谈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新课程学习,2014。
[5]徐珺,《让体育游戏激活小学体育课堂》,新课程学习,2014。
[6]林锦绣,《新课标下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福建体育科技,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