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元菊
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
摘要:阅读教学应该关注语言表达的特色,体会表达的效果,为学生的表达服务,实现“交际”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解读文本,发掘语言实践点,采用恰当的品读策略,引导学生去亲近语言,感受语言,从而积淀语言,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文本细节 解读
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感”的,更是“语言”的。语文课堂应该走在言语花开的情路上。下面就笔者结合课例谈谈如何在课堂中——关注语言,体验情感这一语文教学的专业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教师首先要进行文本细读,以作者、读者、教师、学生等多重身份去解读文本,尤其要以学生的视角去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现象,筛选适合学生就近发展区的有价值的言语教学点,再以此展开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有一双语言的慧眼,善于在千百字中发掘出言语实践点——同时它也应该是“情感”的切入点。那么我们应注重那些文本细节呢?
一、标点——无字之处最情浓
标点符号是一种虽微小却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它的价值并不亚于一个文字。有了标点符号,文字才能眉目清爽,易于理解。一个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延伸出文本的未尽之意。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超常使用的标点,它们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很值得细细品味。
比如《桥》一文中开头一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句中前两个句号用得不合常理,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逗号,这样使得“像泼”和“像倒”有了主语“雨”。可作者为什么非用句号呢?细细品读,我们发现运用句号形成短句,造成急促紧张的气氛,突出了雨势的大与猛,为全文奠定一种基调。再联系全文,作者多处有意运用短句来营造氛围,突出人物。这不正是作者的表达一大特色吗?又如文中这句“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句中的逗号的停顿,让读者的目光聚焦在“水”上,有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由水慢慢摇到老汉的腰——让我们感受到局势的危急。一个逗号,多么巧妙!
如果说以上两例的标点着重在语气的停顿上营造气氛,那么以下列举的标点则在情感、内容上加以造势。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穷人》)多么精彩的一段心理描写。句中五个省略号在充分体现桑娜的矛盾心理,其实何尝不是在省略桑娜的一系列动作,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想象桑娜的行为,加深对其“忐忑不安”的体会。另外四个问号真实写出桑娜作为普通妇女的矛盾内心,内心的矛盾又恰恰凸显桑娜的高尚品德。三个感叹号:第一个是丈夫没来的如释重负,第二个是对挨揍的确信不疑,第三个是对抱回孩子这一选择的不悔,是坚决。这些标点是多有教学价值呀,揣摩它们,何愁抵达不到桑娜那美好的心灵。
二、字词——一枝一叶总关情
字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成言语大厦的基石。叶圣陶先生说:“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讲的正是对文本中关键字词的品味,体会个中精妙,求得心领“手”会。
仍以《桥》一文中开头一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为例,句中“泼、倒”即从“形”上写出雨的大,又从“声”的角度烘托——开口音的洪亮有效的突出雨势的猛。教师引领孩子们既感受这样表达的效果,又要指导孩子们弄清怎样表达,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何尝不是提升?文中还有“折、拥”等许多动词都值得让学生去感受用词的准确、生动与传神,通过字词的品析,学生也就更加体会的洪水的凶猛,人们的惊慌。
又比如《草船借箭》,课题中的“借”字可谓题眼,全文围绕“借”字展开:为什么“借”?怎么“借”?“借”到了吗?很好的理清文路,了解内容。在此之后,让学生讨论“明明是骗,为什么说借?”学生就能较好的体会的语体色彩以及“借”字透出的智慧。
三、语句——语到妙绝情到真
如果说,字词是构建言语大厦的基石,那么,句子就是这座大厦的一面面墙。文本中一些精美典范的语句同样是我们言语教学的重要抓手。
句子的所运用的修辞是较为明显的“怎么写”,我们要联系语境,让学生感受修辞所带来的效果,从而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修辞,什么情况用修辞,如何运用修辞更好的表情达意。《桥》一文中的“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以“野马”喻“山洪”,从“声势”、“形势”、“气势”上写出洪水之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而“受惊的野马”之喻又是如此妥帖,令人叫绝。又如:“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和“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等拟人句,尽写洪水之猛,情势之危。细细品读,虽是拟人之法,却是恶魔之像;句中“跳舞”和“舔”以美好写丑恶,也可一品。
此外一些特殊句式在表达上也起到了极佳的效果: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这句话先写“桥”,再写“水”,然后是“老汉”,既承接上文,又为老汉的出场作了局势上的铺垫,有力地烘托老汉的形象。
四、段篇——匠心裁剪蓄深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因此,段落和篇章也应该是我们教学的发掘点。
《桥》一文在结构上也是别具匠心的,作者直到文章结尾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父子关系,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老汉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顿时又巍然许多。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这样的布局的好处,学习积累这样的写作方法。
笔者在上优质课前曾借四年级的学生进行试教,教学的内容是“水猛人慌”这一部分。在引领学生体会“水猛”和“人慌”,进行整体感受后,我让学生想象“在这狂奔而来,势不可当的洪水前,在这摇摇欲坠,窄窄的木桥前,这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的人们”会出现怎样的可能?当学生将种种可能作了设想后,及时出示“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让学生齐读,进而追问:现在你明白了“水猛人慌”这段描写的作用了吗?尽管四年级的学生还未涉及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但孩子们还是以他们自己的语言道出了这一段落的描写意图。我感受到那种水到渠成的喜悦,我更喜悦于孩子们今后或许会有意的将这一段落的铺垫写法运用于他们的习作之中。
当然,我所列举的只是万千言语现象的一点一滴,意在抛砖引玉,更多的在于解读者的慧眼中。
参考文献:吉春亚: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