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0期   作者:廖坤和
[导读]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
        廖坤和
        龙岩市永定区洪山中学  福建省 364119
        【摘要】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应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实施的要点以及教学的策略,以期能为我国初中数学教师带来启发。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
        部分教师在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时只注重对小组合作学习法形式的引入,认为只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就可以达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知道教师要让他们讨论的具体是什么。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丰富的图形世界———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时,要求学生对本章节中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在开展学习活动时,并未明确教学内容,学生不知道教师要求他们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注意方法技巧的总结,还是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因此,教学目标的不明确严重的影响了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
        (二)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足
        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足是初中数学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时常遇到的尴尬情况,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目标,但是在具体讨论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对教学活动参与的兴趣,要么就是小组成员各自进行知识的探究,要么就是由小组中的个别成员在不断地讲,没有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程《整式及其加减———字母表示数》时,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找出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或者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观察到课堂教学的氛围突然变得比较压抑,仿佛学生都陷入了沉思,并没有达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小组分组随意性较大
        小组合作学习法对分组具有较高的要求,可以说科学合理地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法成功运用的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科学划分小组,在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分组形式就是就近原则分组法,教师会要求以相邻座位的学生自动组成4人组或6人组,以此来实现对课程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严重地打击了学生课程学习的信心,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价值和意义无法被有效体现。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要点
        为了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地对该学习法进行分析,明确该教学法的实施要点,再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一)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法对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究,以此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法运用的效果。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平面图形———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和圆形引入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学习,明确“圆”的画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将合作学习的价值真正地体现出来。


        (二)科学合理的分组
        科学合理分组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法实施效果的因素之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弹性分组的原则,改变传统的就近原则的分组方式,以此来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实施效果。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丰富的图形世界———展开与折叠》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分组,让理论学习能力强、综合和分析能力强、归纳总结能力强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其从不同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再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及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时,可以将分析能力强和计算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组合,让学生学习能力互补,逐渐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以此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学习效果,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价值。
        (三)合理定位学生合作学习的目标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最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吵吵闹闹,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氛围,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教学目标定位太低,学生容易达到教学目标,随后就会出现课堂氛围过于活跃的情况。教学目标定得太高,则会打击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比较消沉,容易出现学生讨论不积极的情况。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明确课程教学的定位,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教学内容角度出发,借助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逐渐将学生引入课程学习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各种不同的数据引入课程教学中,最好采用图片方式展示给学生,利用直观化、具象化的图片展示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和讨论数据的收集方法与整理手段,逐渐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手段,提升课程学习效果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是有限的,所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学手段出发,以此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以“思维导图”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时,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引导逐渐地完成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此外,教师也可以先教会学生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再将学生引入课程学习中,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逐渐实现对思维导图的制作,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逐渐掌握课程知识与内容。
        (三)设置教学任务,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设置学习任务是提升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整式及其加减———整式的加减》时,除了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之外,还应当为学生设置合适的学习任务。又如,总结出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律,或者教师直接出几道关于整式加减的题目,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能有效地解决。为了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实施效果,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保证可以独立地解决布置的数学问题。利用这种方式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真正地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四、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小组合作学习法展开运用时,应当充分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内涵,科学、合理地将小组合作学习法运用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高兴萍,孟季德.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学周刊,2021(20):19-20.
[2]王金川.构建初中数学教学互动课堂的策略[J].学周刊,2021(20):99-100.
[3]张红霞.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6):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