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利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第七小学 新疆克拉玛依市 833600
摘要:随着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基础教育也开始关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更应当受到学校以及教师的高度关注。但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却存在着过于重视理论而忽略学生动手实操的问题。对此,文章基于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希望可以对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科学;小学生;动手能力
前言: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开始关注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新课程教学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得到了各级学校的积极响应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深远当前阶段的小学科学教学中由于忽视了实践性教学导致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弱,与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相悖。小学阶段的教师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正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学科理论知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独立接触世界、了解世界的开始,同时也是小学生具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的关键时期。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由于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而且较为抽象的学科,如果不以实验这一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辅助很难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理论知识。除此之外,教师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其次,小学科学这一学科会涉及到众多的学科知识并且和生活紧密相关,通过鼓励小学生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常吃的蔬菜水果》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生活中常见到的蔬菜和水果。在课堂下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去市场中了解经常吃到的食物的价格、由来以及营养价值。在下一节课堂上教师通过分析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入教学中的膳食均衡这一内容。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应当强调学生膳食平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根据身体成长的不同阶段选择富有营养的食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日常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遵循日常性原则。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因此科学任课教师在进行实验组织中可以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现象入手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科学理论知识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坚持日常性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升其课堂参与热情,而且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科学这一学科的实用性,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实践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还应当遵守实践性原则。通过引导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
(三)开放性
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过程中还应当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仅仅只应当停留在课本中,还应当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和论证。本着开放性的原则积极鼓励学生发动大脑思维得出自己的见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鼓励教育,切不可将教学标准化和统一化。
(四)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在课堂上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当本着趣味性原则,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例如,在学习到“热胀冷缩”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班级同学喜爱的乒乓球运动,在一段时间之后乒乓球会受到撞击变比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它恢复原样继续回到球台呢?通过生活化的趣味举例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培养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想要有效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校方应当重视对于科学实验器材的配备,并按照科学教学目标以及实际教学需求来进行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给科学任课教师充足的时间进行教材的深度钻研以及教学方法的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任课教师也应当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给班级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与此同时,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还应当凸显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进一步提升小学科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知识探索的欲望,提升教学效果。
(二)实验中展开针对性的指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兴趣爱好在实验开展过程中展开针对性的指导。在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的基础上,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实验操作中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首先,在实验开始之前,就是应当向学生详细讲解实验中的原理及方法。其次,引发学生对于实验过程和结果的验证思考。例如飞机的设计原理是什么?飞机这样的庞然大物,为什么能够飞行在几千米乃至上万米的高空而不会坠落?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事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得学生对于实践理论以及结论的理解更为深刻。最后,教师在实验指导中还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过程,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实验体验和成就感。
(三)鼓励学生团队协作互帮互助
最后,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时候,教师还应当有意识地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精神。小学阶段的学生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是团结起来团队的力量则是无限的。教师可以通过将班级学生以分组合作的实践形式展开实验的论证和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更好地推动小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也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展开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帮互助等举措,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探究意识,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文忠.浅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3):29-30.
[2]赵美玲.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0):180-181.
[3]张爱苓.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中华少年,2019(2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