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后进生转化问题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0期   作者:陈艳梅
[导读] “因材施教”是教育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陈艳梅
        广东省珠海市广东实验中学金湾学校  519040
        摘要:“因材施教”是教育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不同的学生老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则要以了解学生的阶段特点、个性差异和生理心理特点为前提。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老师都会面对的问题,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后进生的策略问题。

关键词:后进生 关注 连锁塑造

        正如杜威所说“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每个人的成长速度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学生成长比较快,各方面表现比较积极,成为班级中的优等生。而有的学生则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习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学习成绩落后,行为习惯较差,他们就是老师们通常所说的后进生。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有的是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是家庭过分溺爱和放任,有的是某个阶段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形成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我认为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是这些孩子缺乏关注和肯定,马斯洛在他的需求理论中把人的发展分成五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后进生在成长过程中也许是家中的小皇帝,但是在学习由于表现不佳,得不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和肯定,在学校缺乏安全感,没有自我价值感,产生自卑心理,表现也越来越差。第二是由于长期的不作为,造成习得性无助。后进生并不是生来就是后进生,因为他某个时期的怠慢,导致学习成绩落后,等到他想要改进的时候却由于之前的落后难以完成,经过多次的挫折体验后,就容易产生放弃的心态,这种心态对接下来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这种绝望的心态不是一次两次失败导致的,而是因为长期的失败,一次次的体验,让人逐渐丧失自信,自甘失败。这就是所谓的习得性无助。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后进生的形成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尤其需要老师的爱和耐心。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主动关注,提升自信。每个人都需要来自外界的关注和肯定。人们把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现象叫做霍桑效应。从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来看, 由于他们在同学当中长期处于后进的和不被重视的地位, 因而对别人给予自己的评价极为敏感, 在许多情况下, 只要老师只言片语的表扬都可能使之激动不已, 成为他们进取向上的驱动力。一旦受到老师恰当的评价与真诚信任, 他们会有一种满足感, 并由此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和勇气。教师要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和平台, 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特点与爱好, 安排一定时间开展一些其他有益活动, 从中发现每个学生潜在的能力而进一步引导。在课堂上, 不要只是提问基础比较好的学生, 不要总认为差生容易回答错误, 耽误课堂时间,因而干脆不去提问他们。

这样做的结果使后进生倍感无能, 学习激情和责任心严重丧失, 而且原有的学习兴趣也慢慢发生转移, 他们会重新寻求别的快乐, 以达到心灵满足。凡是这类学生, 在受到教师与同学的冷落后, 最容易结伙并在课后可能搞一些破坏性的活动, 很可能将来走向反面。因此, 教师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 要主动与学生谈心,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并通过访问家长, 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生活环境, 找出差的原因,制定具体措施。给学生讲清道理, 给他们以前行的力量, 让他们感到自己还有希望, 老师很在意他, 因此不能虚度光阴,不能破罐破摔。
        第二,积极期待,引导成长。老师要去克服刻板印象的不良印象,平等的看待所有的学生,不要对后进生带有偏见。要尊重和相信后进生,给与积极的期许,帮助学生将“我不行”的观念变成“我能行”。老师要让学生相信,自己又能力取得成功,现在的失败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可能是方法不当或者时机不够成熟。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证明,积极、良好的期望给他人带来了重要影响。教师的低期望导致学生积极性下降,合理的期望值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后进生老师前往不能放弃,给以其合理的期待值,切忌过低或过高;期待过低容易让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而过高的期待则人学生产生无助感。为学生创造机会表现自己,后进生学习方面比较落后,但是也许其他方面才能突出。在挑选班干部的时候不要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为依据,可让体育比较好的后进生当任体育委员,音乐好的当任文娱委员等到,主要的班级可以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让后进生也有机会担任班干部,管理班级,提升存在感。发现学生的进步要在班级中及时给予公开的肯定和表扬,并通过个别谈话表达老师对学生的信任,相信他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他,从而引导学生追求自我的成长,激发其成就动机。
        第三,连锁塑造,循序渐进促发展。后进生由于长期的落后让他们有一种挫败感,甚至变成了习得性无助。因此老师对待后进生的发展一定要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老师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为学生设置他们垫起脚来就能“够得着的果子“,一旦他们够着了,再设置更高一点点果子,这样学生才能持续地想摘果子。如果一直不管怎么跳都够不着的果子,那么学生就只能放弃。之前带过一个学生经常缺交作业,后来我找他谈话,他说都不会做,又不想抄作业,所以干脆就不交了。我和他说学习中有困难,有不会的题目都是正常的,来学校学习就是我们从无知都有知的成长过程,你现在就拿出作业本我们一起看看问题出在了哪里。我首先让他自己做,结果的确不理想,但是我还是表扬了他,我说看不是全不会嘛,我比你自己想象中的更厉害噢。之后我自己找了一些适合他学习基础的题目给他做,然后逐步的提升难度,进过这番努力,虽然他的成绩算不是优秀,但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要把长期和困难的目标分解成短期和简单的目标,适当降低学习标准、难度和要求,设置比他们能力稍高一点的目标,使他们稍加努力就能成功,并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久而久之,学习就能找回自信,进一步提高学习成就,最终摆脱习得性无助感,实现后后进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1】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儒德《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