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萍
山东省临邑县德平镇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实践操作是适应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实践操作不仅可以拓展学生智力活动的源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抽象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实践操作 主动学习 思维发展
多媒体技术给传统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智慧课堂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新形式下,小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课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因此,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了一些规律。
与传统的课堂教条式教学不同,小学数学实践操作模式下的教学更具灵活性和新颖性。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小学数学知识,渴望从数学知识中找到规律,发展思维,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实践操作能促进课堂上学生主动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践操作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功课。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学生们发现了很多平时不常触及的规律,了解到生活中有各种精彩的内容,对生活中的事情有了积极的探究兴趣。这样,学生就可以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知识体系。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使学生不仅能增加了解知识来源的信息,而且能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未知世界,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甚至探索新的规律,学会逐步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积极引导,及时指出学生所做的错事,对做得正确或合理的人给予表扬和鼓励,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探索实践的主动性,而且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中,设计了一种触球游戏。每组分发一个袋子。它只告诉学生每个包里有四个乒乓球,但没有告诉他们是什么颜色的,说明了游戏规则。学生们开始了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热情地做了十分钟。在活动中,学生们发现,小组学生发现一会儿摸出黄球,一会儿摸出白球,有些小组只感觉到一种颜色。学生们感到困惑。这时,我让学生们猜猜包里的四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根据触球记录,学生猜出自己组中四个球的颜色,然后打开包验证自己的猜测。他们都猜对了,然后为他们的发现欢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尝到了学习活动的乐趣,获得了成功的经验,提高了理解能力。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感知、体验和探索都在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都是实干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并获得了成功的经验。
二 实践操作能促进小学生课堂智力活动的源泉
小学生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对新事物很容易产生兴趣。传统的固化式教学模式使学生长期疲劳,实践操作课堂上会有一种新的感觉,加上学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实践操作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真实的学生,从而,学生可以在他们的个人经历中得到更深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自己做一次折叠,并享受交叉折叠、垂直折叠和对角折叠的乐趣。通过折叠,我们可以得到矩形和正方形,即轴对称图形。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拿出平行四边形开始折叠。通过折叠,无论是上下还是左右,两部分都不可能完全重合,得出的结论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既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又解决了问题。实践中,当学生再次遇到“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判断是非时,学生会迅速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动手操作有助于促进学生左右脑的协调发展。脑科学研究表明,由于大脑功能的完整性,左右大脑半球具有不同的优势。只有左右大脑半球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才能取得人类智力发展的最佳效果。数学思维活动主要由左脑控制,直观教材的运用,由于其形象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多种感官共同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充分挖掘小学生的智力潜能。
三、“实践操作”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记忆快、遗忘快。在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反复学习。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和力量,从生活中认识数学的本质,应用到生活中,鼓励学生去体验、发现、运用数学,体验、应用、学习,从自己的生活中创造数学。例如,在学习了“统计”之后,学生被分为两组进行如下调查:第一组调查学生喜欢读什么书,第二组调查学生喜欢吃什么零食,第三组调查一周内自己家里扔掉的塑料袋数量,第四组调查学生喜欢什么运动。为了完成这些活动,学生必须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统计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通过学习“圆”这个单位,学生们发现了许多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当孩子们玩游戏时,他们会围成一个圈。夏天,他们使用圆形地板风扇、轮子、下水道盖等。学生们知道圆形物体可以节省材料。我们知道为什么这些物体使用圆的理论。
四、实践操作有助于发展小学生思维
实践操作是小学生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低年级,有必要加强对小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感知和理解实践操作中的数学,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操作发现和解决问题实践操作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身体动作,而且与大脑的思维活动密切相关。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入应用,作为教学第一场景的传统课堂也面临着考验。传统的课堂必须改革以迎接挑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这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教育改革的必然。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抽象数学教学与具体的“实践操作”相结合,实现从“传统课堂”到“实践操作”课堂的转变,努力克服学生长期依赖教师的学习习惯,积极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并将实践操作活动延伸到生活中,通过各种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洲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尝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2).
[2]张宗渠.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重要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6)